永生的詛咒 作品

第55章 宇文府小聚民心

 隨著11月底的臨近,天氣逐漸轉冷,寒氣逼人。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宇文府新建的慈善機構——六座雞毛房,即將投入使用,這六座雞毛房將為零陵縣貧苦的百姓提供了溫暖的避寒之所。 

 雞毛房建造簡單,通常是一間大屋子,地上鋪一層厚厚的雞毛,裡面沒有任何傢俱。 

 它不同於富人們施捨一兩個銅板,一碗粥,將乞丐打發走,而是為乞丐提供一個安全溫暖的休息場所。 

 雞毛房的建設目的是讓露宿街頭的乞丐,在冬天有一個溫暖的“窩”。而雞毛房雖然是慈善機構,但也設有一定的准入門檻。 

 那就是每晚需要交納1-3文的住宿費。正如下詩中所寫的那樣:“黃昏萬語乞三錢,雞毛房中買一眠”。乞丐們要想進入房中,必須交納住宿費。 

 許多人覺得作為一個慈善機構,理所應當應該完全免費提供服務或物品,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片面和狹隘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所謂的“善”可能會給其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以哈爾濱的雪橇犬為例,由於相關規定的限制,雪橇犬被禁止使用後,當地狗肉的價格直接腰斬。這使得那些原本依靠拉雪橇生存的雪橇犬失去生存的機會。 

 導致那些年紀已經六七十歲的老大爺們,他們不得不親自拉著自己那想滑雪的孫子、孫女滑雪。 

 那些人可真善啊。 

 不免費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可以激發乞丐們工作的動力。既然已經淪落為乞丐,這些人想必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不太勤快。 

 如果徹底免費,他們很有可能會躺在雞毛房中不出去乞討,餓死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二,如果雞毛房實施免費,那先去的乞丐就會霸佔此地,容易導致雞毛房人滿為患。之後有需要的貧苦百姓便無法進來。起不到惠澤貧困群體的作用。 

 三,降低運營成本。搭建雞毛房,招募工作人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運營成本,象徵性地收一些錢,雖然不可能收回成本,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營收,激勵雞毛房的工作人員。 

 同時,在有了一定的收入後,還能繼續建設雞毛房,供更多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