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開眼閉 作品

第25章 海上遇險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此乃人生一大快事。

 

報恩的念頭就像一朵火苗,讓林永年心裡熱乎乎的。可是,一想到自己眼下的處境,他的心立刻就涼了。

 

他是個“已經死了”的人,有家難回,甚至寫一封家書報平安都不行,只能繼續浪跡江湖。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活下去,至於報恩,那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他深深嘆了口氣,儘量不去想那些讓人沮喪的事情,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找工作上。

 

現在他養好了身體,口袋裡還有點錢,至少可以支撐半個月,心裡踏實多了。另外,他也變得更現實了,不再拘泥於所謂體面的工作。

 

在日寇的鐵蹄下,學校關的關停的停,根本不需要教師。市面同樣一片蕭條,大批商店歇業,想當夥計也很難。他只好降低標準,把自己放入苦力的隊伍,不管什麼活兒,只要能餬口就行。

 

轉眼半個月就快過去了,東奔西跑一無所獲。城裡到處都是難民,每天都有人橫屍街頭。情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他開始擔憂,要是再找不到活兒幹,就將重新陷入絕境。

 

這天又白跑了一上午,肚子餓得咕咕叫。他走進一家小店坐下,要了一碗陽春麵,邊吃邊發愁。

 

就在這時,鄰桌兩個人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二人聽起來一個是船老大,另一個是他兒子。他們的船接了一單生意,馬上要去拉貨,可是船上的機師病了,急需找一名機師。

 

林永年心裡一動,機會來了!他雖然是搞化學的,但對機械一直很感興趣,他修理過工廠的機器,也修理過自己那輛奧斯汀小汽車,不敢說技術有多好,到船上作機師應該可以勝任。

 

那父子倆正為機師的事傷腦筋,聽林永年毛遂自薦,兒子很高興,他爹卻皺起了眉頭,朝林永年上下左右看了又看。

 

林永年明白他的心思,微笑著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我可是貨真價實的外國銅匠。”

 

那時有不少寧波人在上海的工廠裡做車、鉗、刨等技工,統稱為外國銅匠,牌子響噹噹。

 

船老大點點頭,與林永年互通了姓名。他名叫宋貴來,有一條機帆船,專門在沿海跑運輸。

 

林永年跟著宋家父子來到碼頭,上了他們的船。那艘船已經很舊了,但看上去還算結實。

 

宋貴來對林永年說:“等採購的人一回來就要開船了,你去檢查一下馬達,看有沒有問題。”

 

林永年聽得出來,宋貴來對他仍有懷疑,想要掂掂他的斤兩。

 

他到保養得還可以。他把機器發動起來,拿螺絲刀當傳聲筒,聽機器運轉的聲音,做出一副很內行很專業的樣子,讓宋貴來放心。

 

不久,出去購買生活必需品的船員回來了。宋貴來吩咐開船。隨著引擎轟鳴,機帆船離開了碼頭。

 

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鄰近上海的金山灣,船上滿載大米。

 

由於日本鬼子對糧食嚴格管控,造成上海地區糧食緊缺,價格飛漲,這船大米運過去能賺不少錢。老天爺也很幫忙,海上風平浪靜。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穹上,清冷的月光在水面上微微閃爍。

 

林永年心裡有點激動。雖然金山灣離上海還很遠,但一種回家的感覺還是油然而生。他走進駕駛艙,跟掌舵的宋貴來攀談:“老大,現在我們是沿海岸線開吧?”

 

宋貴來點點頭,一隻手把舵,用另一隻手抽出一根菸塞進嘴裡。

 

林永年劃火柴替他點菸,接著問:“沿海有暗礁嗎?夜裡航行會不會有擱淺、觸礁之類的危險?”

 

宋貴來嘿嘿一笑:“閉著眼睛都沒事,這條路我已經跑了不知多少回了,儘管放心。”

 

他停了停又說:“讓我擔心的不是暗礁,而是海盜。”

 

“你說什麼?這兒還有海盜?”林永年頗為驚訝。

 

“不但有,還不止一股呢。”宋貴來說:“要不是貨主催得急,我才不會冒險跑夜路。”

 

林永年咂舌道:“這種事我還是頭一回聽說。”

 

“也難怪,你是上海來的嘛。”宋貴來瞟著林永年:“對了老林,你不待在上海,跑到寧波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