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遙遙 作品

第 146 章 【番外13】

 【番外13】/晉江文學城首發

 元壽二年,新帝登基不過兩年,景王司馬紹勾結尚書僕射房家、駙馬都尉郭家,謀逆造反。

 叛軍攻入洛陽,洛陽郡守裴蘅之以身護城,身中毒箭,命在旦夕。

 幸得一神秘遊醫相救,挽回一命。

 待到八月底,景王之亂平息,裴蘅之的身體也恢復大半。

 朝廷感念他以身護城的忠勇,封他為忠勇伯。

 九月初,裴蘅之帶著家中五歲小兒裴瑕,一同入長安謝恩。

 出發前夕,妻子王氏頗有微詞:“守真還這樣小,你入京謝恩,帶他一起作甚?他留在洛陽,也能跟著夫子安心讀書。”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也不差這一兩個月。再說了,此次入長安,除了謝恩,我還要拜訪一些故交舊友,正好帶守真去,認認人。”

 說到這,裴蘅之問:“對了,讓你挑些送小女娃的禮物,你可備好了?”

 “備好了。”

 王氏彎腰整理著箱籠,彼時正二十三,嬌麗如花,便是埋怨人也自有一股風情:“我定是上輩子欠了你們裴家的,這輩子為你們父子倆操不完的心。”

 “裴某三生有幸,能娶到夫人這樣的好娘子。”

 裴蘅之上前,煞有介事朝王氏一拜:“娘子操持家中庶務,實在辛苦了,為夫替你捏捏肩。”

 “去你的。”王氏羞嗔推開他,又道:“你要我備的那些禮,是送去沈家的?”

 裴蘅之道:“是,送給我們的小兒媳,也正好領著守真給親家見一見。”

 對這門婚事,王氏並不滿意。

 一來覺得太過倉促,沈家雖是名門,可那小女娃尚在襁褓,誰知長大後是何模樣、性情。

 二來是氣憤這糊塗的裴蘅之,這樣大的事也不與她商量,一拍腦門就答應了,委實惱人!

 然再有不滿,這門親事也定了下來,輕易不可變了。

 王氏只能捏著鼻子認下,祈禱著那沈家小娘子能長成個貌美端莊的淑女,方能與她天資聰穎的兒子相配。

 翌日一早,父子倆帶著護衛,離開洛陽。

 王氏交代完大的好好保重身體,又去叮囑小的:“到了長安一切聽你父親的,謹言慎行,也莫要落下學業。”

 時年五歲的裴瑕,小小個子,錦袍玉帶,眉清目秀。

 他朝王氏挹禮,“兒子謹記教誨,也請母親在家多多保重。”

 王氏揮了揮手:“去吧。”

 反身拿出帕子,悄悄掖了眼角的淚。-

 九月中旬,父子倆入了長安,暫住裴氏族親府上。

 次日裴蘅之進宮覲見皇帝后,便帶著裴瑕去了沈府。

 裴蘅之和沈徽是年少結識,又一向敬仰沈丞相的文學造詣,是以他一直覺著能與沈氏結親,實是一樁好事。

 且那小玉嬌,雖然還是個嬰兒,但他親眼瞧過,白皮膚,大眼睛,一看就是個美人胚子,長大定與兒子相配。

 “守真,待會兒你將這塊玉,交給你沈伯母,就

 說是你送給妹妹的禮物。○()○[(.)]19○%?%?○()?()”

 裴瑕看著那塊通體剔透的碧玉,有些詫異:“這塊玉,不是我們裴氏的傳家寶麼?()?()”

 裴蘅之道:“是傳家寶不假,但所贈之人,是你未來的娘子,要與你過一輩子的人。這樣貴重的美玉,就該送給最該珍視之人,方能顯出它的價值。()?()”

 裴瑕年幼,卻也知曉父親為他定了一門親事。

 對方是個還在吃奶的小娃娃。

 這次來長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來拜訪親家和小未婚妻。

 他有點忐忑,又有點好奇。

 那個小娃娃會是什麼模樣?

 一盞茶功夫後,在年紀相仿的世兄沈光庭的帶領下,他看到了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

 她如今已有八個月,能坐、能爬,還會咿咿呀呀。

 一身粉色緞面小薄襖,腦袋上戴著個虎頭帽,白胖小臉,烏眸溜圓,小鼻子小嘴,一笑起來,兩隻圓眼睛便彎成一雙月牙兒。

 “看吧,我妹妹是不是很可愛。()?()”

 小沈光庭叉著腰,一臉得意。

 裴瑕看向那小女娃:“的確,很可愛。”

 這就是他未來的妻子麼。

 這麼小一隻。

 甚至連話都不會說,一笑起來還流口水。

 不過小孩兒都會長大的。

 像他現下也是個稚童,但再過些年,他會長得如父親一樣高大,會長出喉結、鬍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