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遙遙 作品

第 73 章 【73】

 “我可真是個好姑母啊。”

 她感嘆著。

 滿室靜謐,直到長公主懶洋洋問一句,“怎麼都不出聲?”

 屋內幾人才惴惴應和著:“是,是,長公主對小輩一向慈愛寬厚,公主收到您的畫,定會感激不已。”

 長公主這才滿意地笑了。

 只看著北邊的天,眼底又浮現一絲空虛的悵惘。-

 打馬遊街過後便是曲江瓊林宴,裴瑕如今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在外有諸多應酬。

 沈玉嬌也不管他這些,看完遊街,想著出都出門了,也沒立刻回府,而是去了李家,探望外祖母羅氏。

 上一回見到外祖母還是正月初二,一晃三個月沒見,沈玉嬌有一肚子話要說。

 最重要的兩件,一是她生了個孩子,二是沈家人得到赦免回京。

 “外祖母,我今日出來的急,沒把孩兒帶出來。待過兩日辦滿月宴,你和外祖父他們一起來我府中,我把棣哥兒抱給您看,好嗎?”

 羅氏耳朵聾,舅母程氏拔高嗓音又複述了一遍,她才聽清,樂呵呵點頭:“好好好,抱小哥兒,我抱我抱。”

 沈玉嬌又道:“宮裡的旨意已經發往嶺南了,您外甥女婿也往嶺南那邊派了親信,將我父親母親、阿兄阿嫂他們一同接回,最遲除夕,咱們就能一家團聚了。”

 嶺南實在是山高路遠,赦旨從長安送去要三個月,他們那邊老弱婦孺跋山涉水的回來,緊趕慢趕也要半年。若是路上孩子生個病、老人頭疼腦熱哪兒不舒服,又要耽擱時日。

 是以沈玉嬌將期盼放在除夕,除夕能回來,這一整年也算圓滿。

 老太太羅氏聽到添新丁,腦子還有點糊塗,但一聽到小女兒一家能回長安了,頓時淚眼汪汪:“好啊好啊,可算要回來了,菩薩保佑!”

 舅母程氏也紅了眼眶,握著老太太的手道:“所以您日後可得好好吃飯,按時吃藥,把身體養得結結實實的,不然小姑回來瞧見您這樣,肯定要心疼了。”

 “好好好,我吃,藥再苦我也

 吃……()?()”

 羅氏點頭,像個老小孩兒般,滿臉認真:“我要等我的娟娘回來呢。()?()”

 沈玉嬌又陪了外祖母一陣,便與程氏到外頭說話。

 聊起過兩日的滿月宴,沈玉嬌道:“郎君近日太多宴飲,忙得腳不沾地,是以滿月宴我們不打算大辦,就請自家的親戚)?[(.)]??+?+??()?()”

 程氏想了想,頷首:“行,若是缺人手,儘管與我說。()?()”

 沈玉嬌笑道:“就小辦幾桌,我還是能應付的。”

 “做了母親果真不一樣,人也穩重了。”

 程氏目露讚許,又感嘆道:“你這郎婿真是不錯,你舅父不是與翰林院的汪學士是好友麼,他昨日與我說,守真那篇應試策論寫得極好,陛下看到後讚不絕口,連聲道為後人覓得一位宰輔之才。這回陛下欽點入翰林院,直接便是五品的侍讀學士!”

 翰林院雖無實權,卻是天子近臣,名貴清華,便是朝中重臣,也不敢對翰林們有絲毫怠慢。

 如今裴瑕以二十三歲的年紀,便任命五品學士,足見昭寧帝對他的愛重。

 “他那篇策論我還未看過,待我回頭也找來讀一讀。”沈玉嬌輕聲道。

 “哪還需要找?回去讓守真親自講給你聽不就是了?”程氏掩唇笑道:“能得探花郎親自傳授,天下獨有你有這個福氣呢。”

 沈玉嬌被這一打趣,紅了臉,嗔道:“舅母。”

 程氏知道她臉皮薄,也沒再提這個。

 又坐著聊了陣,眼見天色不早,想到孩子還在府中,沈玉嬌便也告辭,坐車回了府。

 是日夜裡,裴瑕宴飲未歸。

 第二日中午回來,直接去沈玉嬌房裡睡了一整個白日。

 待到醒來,又讓景林將書房裡他的起居用品都搬來了後院。

 沈玉嬌訝異,裴瑕道:“你既已出月子,便無須再分居。”

 有理有據,無法反駁。

 喬嬤嬤也沒理由攔著,只將永和堂的林大夫請來,給沈玉嬌請平安脈。

 林大夫把完脈,與沈玉嬌說:“娘子脈息平和,並無大礙,只氣血尚虧,還需進補,好生調養些時日。”

 沈玉嬌謝過林大夫,林大夫轉身又將裴瑕請到次間,低聲提醒:“夫人產後尚未痊癒,須得九九八十一日後方可同房,否則有損身體。”

 裴瑕先前也讀過一些醫書,知道婦人產後須得好生調養,現下聽大夫特地交代,也記在心中。

 原以為自持並非難事,可真當夜裡擁在妻子嬌軟的身軀在懷,聞著她雪膚豐髮間盈盈散發的馨香,身體那股燥意便不受控地湧動——

 從前很容易控制的事,現下卻難以自持。

 心底深處不知何時打開一個魔窟,無數慾念猙獰著,在叫囂,在渴望。

 但理智告訴他,不行。

 起碼,現在不行。

 玉娘辛苦替他誕下孩兒,他怎能因一己之慾,枉顧她的身體,那與禽獸何異?

 但哪怕裴

 瑕剋制得再好,但沈玉嬌還是能從他滾燙的懷抱,以及緊擁著她腰肢的長臂,感受到他壓抑著的渴念。

 好幾次她都想開口:“不然,收個婢子吧?()?()”

 話到嘴邊,又說不出口——

 終歸,還是不情願的。

 好在四月裡事忙,裴瑕正式授官,中旬便去了翰林院報道。沈玉嬌也出了月子,能夠四處走動。如今她是新科探花之妻,孃家又得了恩旨赦免,明眼人都看得出她夫婿未來前程不可限量,是以許多從前並無來往的府上,也都給她遞帖子,邀她賞花赴宴。

 沈玉嬌得了帖子,夜裡問過裴瑕的意思,確定哪幾家是可以來往,哪幾家不必走動,再一一回帖。

 日子在這有條不紊的忙忙碌碌中度過,轉眼到了四月下旬,天氣漸熱,遮風保暖的錦帳也換作了透氣防蚊的青紗帳。

 這日午後,沈玉嬌與裴漪約著一道逛錦繡閣,打算挑些時興的花樣裁做夏裝。

 挑挑揀揀選了兩匹菱花雪鍛,忽聽斜對面幾位衣著鮮亮的婦人在聊天。

 “……你這消息可真??()?[(.)]??*?*??()?()”

 “我親外甥說的,怎會有假!七日前就派一隊斥候去了,昨日又撥了六百兵將過去,把個小桃山圍得水洩不通。那方圓五十里的百姓都要遷走,說是三日內再不遷走,便以擾亂行軍,抓進牢裡呢。()?()”

 “啊呀都這樣了,那肯定是真的了!嘖嘖,一整座金礦,那小兵這回立了大功,得升好幾級吧。()?()”

 “可不是嘛。聽說神武軍最開始是去小桃山剿匪的,也不知那小兵走了什麼運道,竟叫他發現一座金礦,往上頭一稟報,陛下大喜呢。”

 “那可是金礦啊,誰能不喜。換做是我,我就賴在山上不走了。”

 “哈哈哈你這潑皮賴貨,神武軍拿刀趕你,看你肯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