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佼 作品

第一卷星雲之謎 13假設

 陳飛宇愣了一下,回答道:

 “額,這個...我覺得最簡單可能也是最複雜的辦法就是,直接到太陽能板上去取樣。”

 他說話的時候,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導師。他原以為導師會對這樣的回答表示出不滿,但意外的是,導師眼角似乎劃過了一絲欣慰。

 申院長開口說道:

 “天鷹座方向的未知星雲我們可以慢慢探測,那畢竟離我們還很遠,而且正如林教授所說。外太陽系的星際物質要進入內太陽系,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我們先不管這些星際塵埃從哪兒來的,眼下我們面臨更緊急的情況時,如何應對這些物質對衛星帶來的影響。”

 一旁的高天恩也說道:

 “是啊,不瞞你說,小陳。在你來之前,我們剛剛結束的研討會,就是如何應對現在衛星太陽能板失效造成的影響。你是天地運輸系統的專家,你的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你知道,現在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衛星的。更重要的是,在軍事領域,衛星發揮的作用更是無可替代。但是根據現在的情況在計算,如果我們不採取正確的行動,所有衛星會在三個月到半年內完全失效,那帶來的後果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陳飛宇也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我覺得現在應該做的第一步是,找出太陽能板效率降低的原因,這個在地面可能很難完全確認。”

 高天恩點頭道:

 “是的,我也這樣認為。原因都沒有確認,措施是很難採取的。我們在天宮號上不是有常駐宇航員嗎?能不能派出一名航天員駕駛神舟飛船到衛星附近,採回一塊太陽能帆板帶回地面。或者就地檢修,找出問題的所在。”

 陳飛宇一怔,看來這位被導師稱為行業專家的高天恩並非他們航天專業的專家,他解釋道:

 “高先生,您的提議很好,但在技術細節上我們可能還需要仔細斟酌。因為天宮空間站是停留在400公里高度的近地軌道上的,而目前出現問題的衛星,其軌道的最低高度都在36000公里的同步軌道。

 我們現在對接在天宮號空間站上的神舟飛船,設計的初衷就是完成天地間的人員運輸,只具備在近地軌道飛行的能力。她是不具備向同步軌道和更高軌道變軌能力的,在飛船動力和生命保障設備上都非常冒險。”

 高天恩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提議不合理而感到尷尬,而是又說道:

 “那我們有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發射一艘有這種作業能力的飛船,帶著航天員到同步軌道上去呢。”

 申院長看向陳飛宇:

 “我們航天中心現在的骨幹就坐在這兒,飛宇,你來說說辦法。”

 陳飛宇又是一驚,他很清楚要短期內發射載人飛船去同步軌道的難度。而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導師,竟然會在讓自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提出技術方案,他快速整理了思緒說道:

 “成熟技術和在研項目裡都沒有這樣的方案,我倒有是一個預研項目的研究內容是空間衛星維修技術,項目內容就是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衛星的捕獲、維修和釋放。不過從預研項目到正式立項再到應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理論驗證這一塊還好辦,我們現在的技術儲備充足,聯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很快就能完成。但要投入使用,需要幾百家單位、企業的配合生產。這恐怕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投入到實際運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