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告 作品

第八十一章 回報上軍,處處佔先【求追讀】

 城頭駐防的兵馬,曹操先暗中調出城一部分。

 因為是提前行事,時間充分,不用一次性大量移兵,又以兵策遮掩,所以能做到相對隱秘。

 然後再讓這些調出去的兵馬,全都穿上皇甫嵩麾下部眾的衣服,在城外排隊登上城頭,就形成了皇甫嵩兵馬前來,城防在加強的一幕。

 說穿了並不稀奇,董卓也用過類似搬兵出城的手段。

 讓兵力看起來大幅增加,使對手摸不清虛實,不敢妄動。

 董卓和李儒先入為主,以為皇甫嵩的兵馬,隨時可能出現。

 當看見城頭兵馬增多,自己腦補到了皇甫嵩的部眾身上。

 實則皇甫嵩來增援的人,被曹操拿去用了,在城外阻擊其部隊。

 李儒被董卓回傳的消息干擾,用了一會才想通內在原因,是疑兵之計。

 就是這一會的錯失,被曹操抓住機會,取了性命。

 換句話說,洛陽城防的部眾,一直都在。

 曹操只是用了策略,讓董卓驚疑不定,等他反應過來,已失去先機,註定了計劃會失敗。

 此時曹操從城外回來,緩步登上城頭。

 值得一提的是,他走路的姿勢,略有些彆扭。

 特麼的爪黃飛電的體型太壯了,背寬,之前的馬鞍不合適。跨坐容易扯到自己,曹操剛開始騎它,屬實有些不適應,幸虧有修行在身,無大礙。

 他是和典韋等親軍,一起回來的。

 城外張遼統兵,仍在和樊稠的兵馬糾纏。

 對方已露敗相,被張遼帶兵咬住,一點點蠶食。

 典韋和呂布的廝殺,以張槐的介入而告終。

 呂布被張槐和典韋圍攻,也只稍落下風,見事不可為,主動抽身撤離。

 曹操回來,在城頭瞭解形勢後,眺望宮中的方向。

 昨晚的佈置,他和賈詡密議,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安排。

 其他事都是煙霧,包括城防搶奪,城外的兵馬對壘,甚至襲擊糧餉,都是為了遮掩真實目的,吸引董卓的注意力。

 殺李儒,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至於成敗,全在宮中!

 ps:關於三國武將的戰力,謀臣的智力,寫書前,找了好多資料,所以不是瞎排的。

 包括廣為人知的演義,其實也不是原本,被刪改過好多次。

 那些資料還是比較權威的,真實史料和演義裡的武將,都有橫向的各類數據對比,戰績這些,不少是史學大家認可的,非常細。真正一線的大概就五六個人,呂布,典韋都在此列。

 單純的力量上,其實有不少人將典韋排第一。

 一會有個單章,講下階段性劇情,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