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告 作品

第四十八章 收穫【求追讀】

 賈詡本想找個託詞,但想了想,很聰明的選擇了實話實說:“李儒給董卓獻策…”

 曹操打斷道:“不是李儒獻的,是你,直接說,你給董卓獻了什麼計策?”

 “實話實說果然是錯的……”

 賈詡暗忖,趕忙調整策略,準備重新實話實說。

 他習慣性的想往後縮,把給董卓獻策的事,轉到李儒身上。

 但剛開口就被揭穿。

 曹操道:“李儒擅長蓄勢,借勢,所以能幫董卓,匯聚各方力量為己用,借袁氏的謀劃,甚至是羌、氐等族,來壯大自己。”

 “但李儒不擅長處理人群關係,梳理複雜問題,來到洛陽,就是他和董卓敗亡的開始。”

 李儒的長處,只看董卓的崛起過程,就可知道。

 他幫助董卓暗中積累,迅速成為一方大吏,擁兵自重。

 但不論是李儒還是董卓,來洛陽後,洛陽複雜的人際關係,世家大族盤根錯節的力量。

 當氏族的根本利益,受到衝擊,阻力來自四面八方。

 董卓,李儒的敗亡,是必然的。

 “賈詡你就很擅長揣摩和利用人心,斡旋各方。李儒處理不好現在董卓的困境,主意定是你出的。”

 曹操從容不驚的口氣,卻在賈詡心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他又咽了口唾沫。

 曹操對李儒,董卓,乃至他賈詡的認識,讓他再次心驚。

 “我…只是給董卓說了何太后的為人。”

 賈詡瞄了瞄始終沒回頭,在前行的曹操背影,斟酌著該怎麼說:

 “何太后遇事,只會一味用兇狠來排除異己。”

 “在外部壓力足夠大時,她會近乎瘋狂的做某些事,想抓住一些東西,來緩解自己的恐慌。”

 “她從屠戶之家走出,以宮女之身登上太后之位,心裡是不自信的,沒有足夠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信心與穩重。”

 賈詡終於拿出了稍許真東西。

 前方的曹操,嘴角挑了挑。

 賈詡的話,讓他有些明白過來,董卓在算計什麼。

 他們利用狂攻宮禁,製造壓力,讓太后自己犯錯。

 “皇帝出生時,曾被先帝送給一個叫史子眇的道人照看。”

 “史子眇是道家丹鼎一脈的道首。我只知這些,具體怎麼實施,是李儒安排的。”賈詡補充。

 他一貫的風格就是用策精準,所謀必中。

 但獻策後立即開始規避風險,儘量少參與,這很賈詡。

 “入宮的史子眇,是董卓的人?”曹操問。

 賈詡搖頭:“不知道。”

 曹操心想:太后臨危之時聯繫史子眇,是將其當成了底牌,必是絕對信任,身份有問題的可能性應該很小。

 且史子眇養了劉辯多年,如果有問題也不該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