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36章 皇宮的話很重要

 陳氏、楊元奇和扈三娘離開皇宮,直接去到開封楊府。

 楊興真和於氏心裡非常焦急,楊興真直接問道:“見著太后還是官家了?有什麼說法。”

 陳氏回:“見著向太后,說起了於家這事。”

 於氏趕緊問:“那太后怎麼回?”

 陳氏答:“她沒有生氣。”

 楊興真和於氏語塞,這是什麼結果?

 楊元奇解釋說:“只要查證後和我們說的一樣,真要處理這事,皇宮就會推恩從輕發落。”

 事情就是如此,朝廷不是官家一個人的,更不是太后的。朝堂會按自己的方向運行,官家很多時候都不能一言決之,太后更不會就政事亂髮言。

 向太后不會去問朝堂官員是不是查楊家或者於家,但查出某件事不大,她可以出聲。當然,上位者的喜好本身直接會影響下層官員的傾向。

 楊興真道:“事情不大,你們也解釋了,那太后出聲,不查不就行了。”

 楊元奇只得說:“朝廷自有法度,下面有人要理清這事,如何好出聲。太后和官家這幾天都有覲見,這已是恩寵,就是表明態度。”事情就在於此,楊家這段時間和皇宮關係密切,一點小事的話下面的人該放手才是,有這個時間和金錢不如查點其他事。

 楊興真喪氣的說:“朝堂中樞無人呀。”

 幾個人都不知道如何說下去,楊家交好的人很多中層並未貶謫過甚,這個說法只是品級,實際手握的權利卻是大幅縮水,就是邊緣化。在大宋,京官和地方官是兩個不同概念。比如潘易嶺,丁憂回來要是戶部郎中,顯然比一個知定邊州強的不是一點點,對於他這種進士官更是如此。

 陳氏道:“還是等元忠在河南傳回來的詳細消息吧。”

 大家默然,這事最終還是得看於家多大的牽扯。

 楊元奇這時候卻道:“不用等,一定會有問題,哪怕只是商業信息,這也是可以當做資敵一說的。要麼不查,既然官府箭已發,回頭說一點問題沒有,臉面都過不去,能指望的只是消息傳遞不頻繁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