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1章 新的開始

 春暖花開。今年是大宋朝又一次改天換日。

 現在是元祐九年,只是元祐這個年號終究沒能走完。新任職的翰林學士曾布上書改年號紹聖,趙煦准奏。這個年號有其政治含義,趙煦要承繼他父親神宗的遺願,以新法治理國政,這是在向天下人表明朝廷的立場。

 趙煦宣章惇覲見入對,以章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準備推行新法,大宋朝準備它的又一次急轉彎。

 趙煦詔章惇入對不過是個過場,當他決定用新法,內心已是有幾個人選。

 趙煦對章惇其實有感激之情,神宗駕崩前已不能說話,由誰繼位總得有個人大聲說出來。章惇以門下侍郎的身份直接在紙上寫下了趙傭(趙煦原來的名字),神宗看後點頭,這的確是首倡。

 當年,高太后對蔡確“社稷之臣”之說深惡痛絕也是源於此。作為章惇當時的地位,是比不過左右二相(蔡確、王珪)的,那兩個人更應該主動站出來挑明這事。勇敢站出來的是章惇!

 章惇拜相,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政事堂尚書右僕射是空缺的。大宋政事堂以左右二相為尊,章惇兼了門下侍郎,又沒有尚書右僕射,事實上可以說章惇是獨相,大權在握的獨相。

 章惇為人黑白分明,這是他的優點也是缺點,但其才能不容置疑。

 舊黨司馬光入朝拜相,章惇遷知樞密院,在棄守西北四寨上章惇和司馬光就發生激烈衝突,作為軍事主官,他是有這個權利的。沒有他的贊同,這事很難推進。

 新舊兩黨廷議王安石的免役法。這場朝堂大爭論,新黨最先站出來的人又是章惇,那場爭論,連範純仁和蘇軾這些深受新黨排斥的舊黨人也沒站在司馬相公這邊。加之李清臣等人,實則新黨是取得這場辯論優勢的。

 當舊黨通過彈劾人把他趕出朝堂,章惇的確在殿前失儀,這也直接導致他被罷相外出。

 政治就在於一旦身居高位,人和事往往攪合一起很難區分。舊黨掌握的臺諫大範圍攻擊章惇的時候,哪怕道德屬性極高的範純仁也保持了沉默,那個時候範純仁和蘇轍一樣也是諫官。範純仁是支持歸還西夏四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