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89章 趙煦的狂喜

 政事堂做主的要是王安石和司馬光,他們還真能把給事中換到一個願意通過的為止。現在大宋的政事堂沒有王安石司馬光,恰恰有過王安石司馬光,現在的政事堂就沒那麼拗。

 呂大防、範純仁和蘇轍三個人面面相覷。

 呂大防動了心思想把給事中換掉,範純仁和蘇轍的反對打掉了他的想法。

 蘇轍是門下侍郎,換掉一兩個給事中可以,但明顯這事反對的聲音不少,他這麼強來,他這個門下侍郎就非常難堪。這甚至牽涉到如果和議生變,他會成為主要的擔責人,是他想辦法強硬通過和議條款。他實在不想給鄭雍背鍋。

 範純仁是支持蘇轍的,元豐改制本意就有平衡政事堂,在政事堂中門下侍郎本就有牽制左右相的意思,蘇轍不想強推這事也沒錯,他內心也不想王馬當年的事重現。

 範純仁勸呂大防:“呂相,哪怕現在換掉給事中,調哪個來?要是再有一兩次封駁呢?”

 呂大防楚然一驚,現在朝堂已經議論紛紛,倉促換一個給事中,要是他也持同一論調,繼續找理由杯葛這事,那會是他持政以來一大危機,呂大防的左相併不像王安石司馬光那樣穩當,旁邊的範純仁資歷就不次於他。

 蘇轍也說:“後日朝會如何辦?”

 呂大防無言,這事換掉給事中不行了,因為他做不到兩天就把事情敲定下來。這麼心急火燎幹只會把事情捅大,朝會一定會論這事。

 朝會很多時候並不是歌功頌德,在很多時候它看似作用不大,但每到大事發生,朝會就極其重要,那才是一個主戰場。由其勢弱的一方,他最佳選擇就是朝會,那裡他才有可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他既然勢弱,本就是指政事堂這類更高層的地方他佔不到便宜。

 這其實就是趙煦的選擇,他得不到政事堂的支持,索性把事情傳開,他可以去更大的地方找他想要的人。政事堂的人久歷風霜,偏於老成持重。朝堂卻是年輕中低官員一大堆。

 在戰和這種事上,選擇“和”的人天然就帶有一定的原罪,放在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