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118章 漏了環慶路

 楊元慶突然道:“去報定邊楊興武大人,請令定邊禁軍擬前出定邊。清風寨由扈成廂軍守衛,鄉軍不做集結。”

 幾個人人面面相覷,吳用和朱武對視:“他們不來了?”

 楊元奇道:“不來了!這是侵襲,鹽州沒必要這麼故佈疑陣,他們不打算來環慶路了。”

 楊元奇的猜測很大膽,卻異常的準。實際西夏這次戰事壓根不打算來環慶路,大宋在西夏探子多,西夏亦然如此。環慶路西夏大敗,雖然環慶路經略使換了,但環慶路所有的軍隊都在,他們就沒敢再跑環慶路來撒野。去年那場戰事對他們影響極大,包括心理。集結二十多萬大軍都沒討到好,這次西夏幾路侵襲打秋風,實在沒必要丟個幾萬人過來。

 定邊禁軍主力和廂軍在定邊集結,環州種樸也傳來消息,環州確信沒有西夏南侵,這是一場很讓人無語的戰事,環慶路兩側幾路都有戰事,整個環慶路準備了一通,卻是靜悄悄的。

 大宋對前方將帥權力分散制衡的弊端又一次完美展現,這是連西夏都摸透了的大宋的頑疾。各路經略安撫使這時候都會有自己的考量,能完整指揮戰役的只有後面的樞密院,不說這一來一回決策時間,樞密院有沒有這個膽量,這時候想統一指揮也難,它自己都要考慮實時調動各路,前方會不會亂,各路經略安撫使會不會堅決執行到位。

 去年環慶路一戰亦然如此,那還是西夏大軍有目的打環州,章楶報的不僅是樞密院,也向周邊各路請援,他清楚樞密院一來趕不上趟,二來樞密院也只會要各路配合救援,沒有強制性下命令調什麼人去,何況哪怕他下命令,各路帥臣的執行情況一樣會根據自己路情況來。打輸了不過事後朝堂打嘴仗官司,究竟誰的責任大家好好扯一扯。除了他章楶,範純粹、王安禮這些舊黨邊帥,樞密院也不會去動,搞不好扯來扯去還是你樞密院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