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戰後

 章楶沒在多說:“我只是要你自己偷偷過去,至於其他人要查,讓他們趕緊去,別等城鎮修復了人員都好了,有人再來說這說那。”

 樞密院官員看著章楶點頭,他的說法也有道理,如果是真的,他這麼過去實在不好看。

 ……

 高太后正在聽著梁師成對木波鎮慘狀的描述,這是皇城司派人過去調查的結果,戰事大家都看不到,戰後什麼情況還是能說。全員無不帶傷,城牆一帶幾無片瓦,城已非城。

 高太后還是信了,當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有點好感的時候,那個人做什麼大概率都是對的,她自己就能找到很多佐證,環慶路經略司又不是章楶一個人的,這個奏章發過來,也沒見其他前線所有官員有異議,再說,這麼一場大勝章楶何必單單拔高一個小子的功勞。二十萬人圍了十多天就死了一百個人這不能信,至於是一千兩千還是一萬,環慶路既然這麼說,何必再去追究,那個楊家小子打得也不錯,起碼沒丟那個重要的點。大家不就是認為環州守城戰報西夏折損只有千人,木波鎮一個小地方倒是上萬人了。小年輕吹噓了也就吹噓了,幾千那究竟是幾千,接近上萬也是幾千。

 ……

 章楶關於一些官員的敘功和軍隊整編,樞密院和吏部都大體通過了。就是折可適的官職拔高了一些,還加了再恩蔭一人,代價是騎兵擴編被否了。這個在大宋朝很合理,已經沒壓你功了,折家府州還有精銳騎兵。這裡再多給完全沒必要了,他能戰,以後戰時再划過去軍給他臨時統一指揮就是。

 楊元奇得授從六品振威校尉,統兩軍加兩神臂弓營,這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將職,只是那個環州團練副使沒了,他實在不知道這是好是壞。打著兩場戰,把自己文職還打沒了。

 楊家朝堂也不是沒人,事後另外一個吏部任命讓他心裡舒服很多,給了楊興武一個正六品承直郎的散階,這是一個文散階。這可比楊元奇那個武職有用多了。楊興武在任內兢兢業業,教導兒子有方,這個散階提升並沒有多大不妥。哪怕考慮父子關係,提了個正六品的文散階,和楊元奇這個從六品的武散階對得上。楊興武有了這個正六品文散階,對以後職官提拔極有好處,起碼他非清流,這個散階讓他敘了憲臺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