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38章 堡壘的提請

 扈三娘走鳳翔府回太原,楊元奇送到慶州,他當然不是送扈三娘,他是去帥府求見章楶。

 章楶這幾天召集文武幕僚商議軍事,重訂了環慶路的軍事方略,這個方略再如何修飾,與高太后和政事堂的整體西北策略是相佐的。

 章楶不擔心,他已經意識到經過今年這場戰爭,朝堂再不打算調頭,也會允許前方各路有所調整。而他能調到環慶路,政事堂意思就非常明顯。

 政事堂雲集各種大佬,並不存在壓倒性的力量,大家都有自己的考量,都是人老成精的人。這種格局的政事堂,一般決策下來,對於國家來說不一定是最優選,但弄個最差選更難。因為各方形成牽制,就得相互妥協。

 新黨對外有個普遍特徵,強硬積極進取。敢變法的人本身就比較激進,對內都有動刀的心思何論對外。

 現在大宋朝新黨全被打壓,蔡確一案更是牽連甚廣。找來找去章楶是合適人選,放在環慶路試試,搞不過還能背鍋。當然,政事堂也不會想最後結果是背鍋,他更希望通過新黨的人試試其他方略。

 章楶甚至認為他的方略交上去,哪怕心裡想他倒黴的人都會同意,背鍋都能多給了理由,誰讓你要做大調整。

 章楶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給予懲罰,邊境不得休兵。

 章楶這個說法新穎嗎?一點都不,這從來就是新黨對外的同一理念,唯一不同就是他話語修飾了一下,他說的是不予懲罰,和什麼開疆擴土毫無關係。

 這不還是要去打他們麼!既然要打人,難道是蹲在家裡讓人來打?

 章楶的方略也很殘酷,不僅是對西夏人也是對自己人,這時候文臣有的不僅是圖上畫畫,也有非常冷酷的一面,更有內心對武人的輕視,不是說認為武人不行,而是所有文人內心或多或少都有的東西,他們是社會階級最上層。

 修築大型城寨,章楶沒那麼多錢。但在戰略要地修築一些防禦工事駐兵呢,顯然這是可行的,擺出幾萬軍隊出去佔據軍事要點,一個點一個點放個幾千到萬,西夏就得慢慢來拔。這樣起碼平民會護在內線,會有足夠的時間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