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13章 有個說辭

 楊元奇幾天沒鬧著出去,只是在花園、客棧和書房之間消磨時光,楊垣紫眉頭緊皺,楊元奇有些擔心,看來太原經營狀況不是很樂觀。

 “究竟什麼問題?”楊元奇問道。

 “就是看不出大問題所以問題才大。”楊垣紫說道:“我們的貨物大部分都是來自開封杭州那邊,現在所有業務都有萎縮。”

 楊家現行的商業模式主要通過各地產出和需求差異跑商,是最原始的商業模式。

 在太原府,楊家商行主要售賣的是一些來自杭州臨安的貨物,比如糖、絲綢、茶葉之類等。同時,太原楊家也會採購大量高粱、烈酒之類的,發往開封和臨安楊家商行。

 茶葉絲綢之類的物品算半個奢侈品,在太原府量本來不大,各個商行多多少少有些固定客戶。

 現在查看的情況,固定的客戶大部分還是在這裡購買,商品質量也沒有下降,造成收入減少的是散戶採購量的減少。

 這和太原府今年經濟景氣的狀況形成對比。

 楊垣紫吩咐人在周邊查證,的確沒有大型的商鋪開業,小商鋪的影響不會這麼明顯,而且是逐月遞減。

 “各大掌櫃在周邊悄悄打聽,也想看看太原府另外幾家大型商行情況如何。”楊垣紫說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太原府各大商行之間互通款曲,商業信息相互溝通傳遞,但一般不對各自的經營狀況進行打聽,這畢竟有些犯忌諱,很容易引起其他聯想。何況各大商行經營的商品也有所差異,這有點死馬當活馬醫的味道。

 “老姐,我見到楊家商行掌櫃蠻多,都是楊家家生子麼?”楊元奇問道。

 楊垣紫回答:“楊家的人也就佔四分之一,商行的經營門道甚多,最重人員和信息,要全是楊家的人,消息就會非常狹隘,看問題也過於片面。再說,天下之大,能人眾多,哪裡可能都是楊家的人。”

 楊垣紫繼續道“其實,我們商行由於經過了一番縮減,當時為了減輕壓力,留下很多楊家的人,要不,佔比會更少些的。要我說,有些自持是楊家的人,能力很是一般,位置倒過於重要了,可以安排點其他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