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楊家莊

 大宋元祐二年,宋哲宗在位第二年。

 這是大宋朝最好的年代,星光璀璨的一代還未落幕,力挽狂瀾的一代正在成長。

 中原大地村民休養生息,逐漸恢復了昔日平靜。

 河東路,太原府,楊家莊。

 背倚著連綿起伏的山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從村前淌過,村頭一座不大不小的石橋,兩棵很有年頭古意盎然的老樹矗立橋邊。

 風和日麗,空氣清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個十來歲的小童躺在小河旁邊的一塊石頭上,任由陽光照射在自己身上。

 楊元奇就這麼百無聊賴的發著呆,美其名曰,得用時間消化穿越這個現實。

 其實,他的理由非常充分,穿越這種事情,只能是老天安排的,老天最大嘛,夠臭屁的!

 再說,都已經十多年了,該消停了。

 楊家莊是個分支,主家是坐落在開封的楊府。

 楊家歷代將門,在整個大宋也是有點名號的。

 祖上也曾有著赫赫威名,現在卻是逐漸沒落。

 楊元奇最抑鬱的就在於這點,他要走出去騎馬牽狗,路上遇到一個妹子,打個口哨圍上去調戲幾句,別人倒認為符合粗坯將門的形象,不鬧出大事笑笑就過去了。

 他要是抓把扇子,來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或者問問“娘子芳齡幾何、可曾婚配”,正正經經發生點邂逅的故事,恐怕會被大家以為,他腦子有坑,一個粗胚還咬文爵字呢。

 楊元奇一直認為自己“滿腹經綸”,只差去外面燈紅酒綠的時候,吟風弄月,迷死那些小妖精。現在被人直接定義為粗胚,這有點是可忍孰不可忍。

 楊家莊是百年前老楊家崛起之地。

 老楊家很多的先輩就是從這裡走出去,征戰沙場,為老楊家打下了莫大的名聲。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

 隨著大宋經濟中心的南移,楊家已是舉家遷往開封,楊家莊就日漸冷清下來。

 楊元奇的老爹是楊家莊的莊主,日常並不在莊中,帶著莊子的一幫子人一直在西北服役,不大不小是個致果校尉,這可是一個縣太爺的級別。

 大宋重文抑武,或許在政治地位上,一個致果校尉不夠看,但在經濟社會層面上,實打實的給予了武將足夠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