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大都督 作品

第88章 安置和收編宋軍將士

 他以楚州通判的官職,籌備了一批軍需物資,輸送京師,才得到的嘉獎。

 “鄭知州不必憂慮,我己經派人,從徐州調了兩萬石糧食,十萬貫錢幣來楚州。”

 “這筆錢糧由鄭大人自行支配。”

 韓烈現在急需刷名聲,尤其仁德之名。

 楚州,海州隸屬淮南西路,屬於兩淮行政區域,韓烈目前肯定無法染指。

 交好鄭褒和王復,扶持二人在淮南西路上位,對於韓烈經略京東兩路(山東),顯然是有大有裨益的。

 既然現在趙構登基,南宋政權己經確定。

 韓烈現在只有走藩鎮之路,那就是控制京東兩路,一步步壯大自己。

 淮南西路和淮南東路,被稱之為兩淮,也就是後世的江蘇和安徽兩省主要區域。

 這片區域可是糧倉所在地,雖然暫時不能控制這兩塊區域,但要是能夠與主官打好交道,以後的糧食交易,就要輕鬆的多。

 而鄭褒和王復,韓烈也看出來了,這兩人都不是輕易會背叛朝廷的官吏。

 原因很簡單,二人都是進士出身,忠君思想,早己經刻在骨子裡。

 在古代文官或許膝蓋骨會很軟,但有時候他們刻在骨子裡的忠孝思想,卻又會又臭又硬。

 所以韓烈,對待文官和武將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武將很多時候只服從強者,而輕視弱者。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武將更容易被拉攏收服。

 就好比韓烈帳下的董山,張懷,李孝忠等人,從鶴丘追隨韓烈幾仗打下來。

 他們就幾乎只認韓烈,而不知有朝廷了。

 同理,歷史上的岳家軍,中下層軍官士卒,對於岳飛的崇拜和忠誠,絕對不會低於趙官家。

 現在,韓烈拉起來的隊伍,實際上也可以稱之為韓家軍。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經過幾天的考慮和遴選,趙立挑選了一千五百餘善於騎射的士卒,選擇加入傅慶的玄甲營。

 薛慶挑選了一千餘精壯士卒,選擇加入李孝忠的金槍營。

 李彥先和張榮,各率領三千士卒,選擇了鐵甲營和飛羽營。

 對於西人不同的選擇,韓烈並不奇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加入不同的陣營,這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