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大都督 作品

第46章 金軍再次南下的消息

 磕磕絆絆的古代版水泥,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反覆實驗下,總算燒製成功。

 有了水泥,韓烈的築城計劃,也隨即提上了工期。

 從七月份初旬開始,到八月下旬的時候,沂州南北兩門外,兩座各佔地一萬畝的甕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

 以水泥,鵝卵石混合鐵條,為地基和橫樑的牆體。

 再配以麻石,青磚砌成的甕城牆體,高達兩丈五尺,足有十二米高度。

 城牆寬一丈八,約有五米寬度。

 城牆之上著有防禦箭矢的女牆,以及射擊的箭孔。

 還有十幾座高三丈五尺的箭塔,用來瞭望觀察敵情,以及射擊之用。

 每隔三丈的距離,還搭建了一臺拋石機,能夠拋射出重達一百斤的石塊。

 經過兩個月的日夜趕工,東西兩城被加固加高,南北兩城修築了甕城不說。

 韓烈還進一步拓寬了護城河,把沂河河水引入到護城河內,讓整座城池被護城河環繞,然後匯入沐河之中。

 從何形成一條循環的水利系統,即便敵人圍城,城中也不用擔心沒有水源可用。

 加上沂州城地處沂蒙山境內,地勢較高,也不用擔心敵人,會採取水淹城池。

 到九月下旬的時候,沂州城的人口,也正式突破三十萬。

 這個時候,韓烈在南北城門,修築的甕城,就起到了安置百姓的作用。

 一排排修建的營房,足以住下十萬人口。

 為了便利管理安置百姓,韓烈與劉子羽,張伯奮商議之後,採取保甲制度,對於流民進行了安置。

 五十人為一保,設立保長一人,鄉勇二人。

 五百人為一甲,設立甲長一人,副甲長二人,鄉勇二十人。

 保長和甲長負責片區的治安,衛生,人員糾紛等事宜。

 一旦發現偷盜,殺人等違法事件,保長和甲長可以進行抓捕,交由州衙審訊。

 若出現問題,沒有及時處理,保長和甲長需要問責連坐。

 在保甲制度的執行下,偌大的沂州城,也是井然有序,絲毫半點凌亂之感。

 靖康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京東東路各州的秋收,包括江淮的徐州各地,也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