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大都督 作品

第40章 高築牆,廣積糧

 單單燒製水泥築城,顯然是不夠的。

 在安排宋慶,周帆二人,召集了一千三百餘青壯流民,開礦燒製石灰石水泥之際。

 韓烈的重心,又放到另一件事情上來了。

 那就是研製火藥。

 無論是守城戰,還是野戰,騎兵的剋星之一,無疑是火藥。

 相比起燒製水泥,火藥在宋代,還真不是什麼稀罕物。

 至少這個時代,大宋己經的兵杖司就己經能夠生產突火槍,以及槍管發射的噴火毒氣火銃。

 甚至金國方面,在攻陷汴京之後,擄走大批宋國工匠,也發明生產出類似振天雷的鐵製火炮。

 僱傭兵出身的韓烈,別的本事不敢說。

 但自制土炸藥手雷彈,以及臼炮的能力還是有的。

 臼炮和手雷彈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把火藥配方配好了,完全能夠進行量產。

 不過,不可能事必躬親的韓烈,自然不能親自動手去製造臼炮和手雷彈。

 為此,培養工匠,設立火藥局,也就是勢在必行之事。

 “伯奮,明日全城張貼告示,招募熟悉火藥的工匠,月俸十貫錢。”

 “招募一批木匠,月俸五貫錢。”

 “招募一批青壯學徒,包吃住,一個月一貫錢,學會後,月俸可以上漲到三到五貫不等,人數暫定為五百人。”

 決定設立火藥局的韓烈,立即便開始行動了起來。

 如今劉子翼,張仲熊二人,負責大肆購買軍需物資。

 長時間在沂州周邊各州收購糧食,硫磺,硝石,桐油等軍需物品。

 州衙之事,主要是劉子羽和張伯奮在負責。

 通判湯尚和,以及各曹參軍,己經被韓烈架空,淪為韓烈手中工具人。

 “卑職這就立刻安排下去。”張伯奮沒有多問,拱手應道。

 但現在負責管錢袋子的戶曹參軍劉子羽,卻忍不住問道。

 “大人,這個月俸,是不是太高了?”

 韓烈擺手說道:“一個青壯勞力,不說賺錢發家致富,但一月辛勞,總要能夠養活一家人才是。”

 “一貫錢的月俸,也就夠五口之家,買一石面米的口糧,所剩之錢,買些鹽巴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