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大都督 作品

第23章 韓烈暫代知州一職

 沂州知州蔣圓,把知州官印,交給韓烈,讓他暫代知州一職。

 這事在州衙上下,並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沂州通判,六曹參軍這兩年來,誰都知道蔣圓,己經請辭多次。

 但朝廷都沒有回應。

 如今大宋名存實亡,皇帝都做了金兵俘虜。

 現在大宋朝己經沒有了官家。

 連濟南知府劉豫,都率先投降了金人,這消息半個月前,就傳到了沂州。

 現在劉豫被金人任命了東平安撫使,接管了京東西路各州。

 要不是濟州還有朝廷軍隊在,沂州官吏早就攜帶家眷逃往江南去了。

 韓烈手握八千人馬,願意接管沂州知州一職。

 這對於沂州通判和六曹參軍這些署官來說,不但不是壞消息,反而是個好消息。

 州衙大堂之上,頭戴首角幞頭冠帽,身穿靑袍,腰纏錦帶的韓烈,在李孝忠,董山,張懷,戚方,胡天寶,王橫眾將的簇擁下。

 韓烈攙扶著年邁的蔣圓,在主位之上落座之後。

 韓烈站立在蔣圓身側,目光掃過堂下,下首站著的通判湯尚和,以及六曹參軍等佐官。

 “諸位同僚,老朽今年己經七十歲,下個月就是老朽七十大壽。”

 “吾己經答應妻兒子孫,要返回蘇州老家過壽,安度晚年。”

 “今日,正式把沂州知州官印,官憑交由韓仲明暫代沂州知州一職。”

 “諸位若有意見,不妨提出來,趁老朽還在位,也好商議個章程。”

 通判湯尚和聞言,第一個拱手附和道:“韓大人接任知州,我等心悅誠服。”

 己經西十六歲的湯尚和,是徽宗初年的舉人。

 他在沂州為官己經十五年,從沂水縣丞做到通判,兜兜轉轉都在沂州為官。

 他老家也是新泰的。

 現在他舉家老小,二十多口,房產田畝盡在沂州城內。

 眼下對於他來說,誰當知州他都不關心。

 他在意的是這個人,能不能守住沂州這個家園。

 韓烈雖然來到沂州,不過短短半個月。

 但是韓烈的表現,卻得到湯尚和的認可。

 韓烈初來乍到,拿出一百萬貫錢,安置了十一萬百姓。

 說明他有愛民之心。

 其次,韓烈率領八千兵馬,駐紮在城南團練營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