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諍 作品

二十二、奈何奈河

 陳衣便不再問了,免得暴露自己不知的短處。

 不過如此說來,他倒是對如何回去這事,有了一些眉目。

 行至數里,便到了那幽冥背陰山,此山延綿不絕,山中草木不生,祟氣重重,崎嶇蜿蜒,死氣森森,盡是些魑魅魍魎,餓鬼孤魂。

 眾鬼魅見來人身現佛光,皆停了鬼哭狼嚎,趴在兩道邊磕頭作揖。

 “這些是何緣由,來這孤陰之地?”

 判官指著此山脈背後道:“一半是從那頭地獄苦盡而來,一半是陽間作惡,判押自此。”

 陳衣仔細聽來,那山背後,盡是剝皮抽筋、挖肺鑽心、噬骨吸髓之聲,淒厲哀嚎不絕於耳,陰溼黴爛、腐敗腥臭之味久聚不散,比那火海之中更加驚慘。

 “南無阿彌陀佛。”陳衣心有不忍。

 “聖僧慈悲。”

 又走了一會兒,便見前有六座長橋,每橋不同材質,分別是金、銀、玉、石、木、奈何。

 每座橋下,皆是血浪滔滔,黑霧漫漫,陰氣逼人,不知幾深。

 “這金銀玉石木頭,還好理解,這奈何橋是什麼材質?”陳衣問道。

 判官道:“這在以前本是沒有橋的,這水下也無船隻通行,過這忘川河只能游過去,這些橋都是那些陽間後人祭祀,才漸漸有了的。”

 陳衣想到了地藏菩薩說的“情想使然”,原來這都是共業所感而生。

 “橋下之河,是否就是忘川河水了?”陳衣指著那血河道。

 崔判官點頭:“是了,奈何橋下奈何水,這奈河又叫忘川河,有些地方管它叫幽冥河、冥河、三途河,都是一條河。”

 陳衣看著一望無盡的河水,問道:“此河流到何處去?”

 “此河非地府所出,地府中忘川河是由地獄苦海中出,人道中的諸多河流,又從地府中出,如此循環,流經六道,最終又匯於地獄火海。”

 “火海?是那大鐵圍山內的三重火海麼?”

 “對,聖僧也去過那兒?那是地獄邊緣,凡入獄之人,需先從那渡過去。”崔判官與陳衣聊得久了,見陳衣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惹,也便聊得隨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