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萬事從頭起

寨子前面的那片田地西側,有一片矮丘,上面種滿了果樹。果林再往西,則是另一個大平原,已經開墾成稻田了。

此外,東南部有一座島上最高的山,叫大芎山,山上盤據著一條大蛇,被他們奉為蛇神。平時不見蹤跡,一旦有人見到或被吃了,他們就要往山上獻祭一頭羊以平息大蛇的憤怒。

大芎山東南近海處也有一片平地,同樣種滿了水稻。

風少野估算了一下,總共大概有近千畝田地。

看起來很多,但他知道以現在的稻種、工具和耕種方法,肯定養不活160幾口人。

但這可是海島啊,海上幾乎有取之不盡的海獲,怎麼會過著半飢不飽的生活呢?

經過仔細考察,他總算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首先是工具太落後了。大都是打磨過的石器和骨棒,紮在一根木柄上就當成斧頭、鋤頭、叉子和骨刀。銅製工具少得可憐,看刃口也不太經得起折騰。

因為那些還不是後世著名的青銅器,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時期的人還沒學會合金冶煉。

工具不行,生產肯定提不上去。

其次是食物來源太少:

雞鴨和羊基本全靠放養,沒有多餘的穀物去飼養,連糠麩都捨不得;

菜園和果樹缺少打理,土地肥力也不夠;

稻田雖多,卻處在刀耕火種的階段,沒有經過育秧,直接撒種,收成看天;

魚也只能在近海捕一些,捕撈工具和水平都不行;

至於打獵,島上除了海鳥,沒有別的獵物,所以食物基本沒有油水;

這個季節山上竹筍倒是不少,卻也是他們吃得最想吐的一種食物,因為少油,只有醃成鹹筍才吃得下;

本來就吃不飽,油水還少,一個個不面黃飢瘦才怪呢。

他們也不是不想認真搞吃的,而是很勤奮。那勞力都用在哪裡了呢?這就是第三個問題了:

低效率的製鹽浪費了太多人力物力!除了他們自己吃的,還要通過虞山氏向大河聯盟貢鹽。每年四月和十月都要貢十幾缸鹽,如果成色或份量稍微差一點,輕則送鹽的人被鞭打一頓,重則挾著他們坐船過來勒索食物和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