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17 章

宣室殿。




劉據過來的時候,劉徹正在又一次翻看雷被的陳詞以及近兩年繡衣使對劉陵的盯梢記錄。裡面倒也有些值得推敲之處,但也僅僅是“值得推敲”,再多就沒了。




聽到劉據的聲音,劉徹將竹簡放起,招手喚他過來,見他額上全是汗,一邊給他擦拭一邊詢問:“怎跑得這麼急,可是尋朕有事?”




又隨口吩咐吳常侍:“給大殿下倒杯溫水來。”




劉據沒有第一時間回答,捧著水杯瞄了眼吳常侍。劉徹微愣,朝吳常侍使了個眼色。




吳常侍立刻會意,悄悄退出去。




劉據這才開口,將自己的猜測一一告知。




劉徹臉上的笑意一點點褪去,神色漸漸變得嚴肅起來:“所以你懷疑她是奸細,還很可能是劉陵安插的奸細?”




劉據想了想,略有些猶豫:“我……我不知道。我就是覺得不太對勁。我也不確定。我……我想到的點都很細微……嗯,似乎也都很正常,不能證明任何事。或許是我想多了,但我就是……就是……”




劉據支支吾吾,不知道具體該如何表達,說得有些語無倫次,可劉徹聽懂了。




他摸摸劉據的小腦袋:“但你就是疑心,覺得有問題。”




劉據點頭。




“能告訴父皇為什麼這麼覺得嗎?你是怎麼想到她身上,又是怎麼把這些細節串聯在一起的?”




劉據愣了一下,轉而思索起來,他是怎麼想到的呢?




其中一大半大概要歸功於他腦子裡的那些東西。這陣子他看了三部劇,其中兩部是刑偵探案類,為此他特別去翻了翻資料,找出了點與此相關的文本知識。




裡頭很多內容晦澀難懂,不是他這個年紀能完全理解的,可他大致明白了幾大要點。




第一,一個好的編劇不會設置無用情節,任何你以為日常無關緊要的鏡頭或許都是後續事件的伏筆。當然生活不是劇本,但如果把案件比作劇本,那麼幕後黑手就是那個編劇。




第二,如果你在連續兩個或三個事件中都發現同一個人的身影,那麼相信自己,不管tA是不是路人甲,也不管tA的行跡看上去有多正常,必然與事件相關,甚至可能是事件的核心關鍵。




第三,不要因為某個人的舉止是別人導致的而輕易解除tA的嫌疑,只要tA的舉止是串聯事件的一環,那麼這個“別人導致”就有可能其故意製造出來遮掩自身的障眼法。




第四,聰明的兇手最是擅於偽裝自己。真相往往藏在最不起眼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根據這幾點,他將前陣子出事到現在的所有記憶全部捋了一遍,驚人地發現有個人莫名全都吻合,如果將她代入奸細的身份,一切似乎全都說得通,而有些他往日疑惑之處也都有了解釋。




劉據不能透露自己的秘密,可對於已經掌握的知識是無妨的,他試著組織語言將這幾點要素用合適的言辭表達出來,把自己的分析過程告訴劉徹。




“一次或許是巧合,兩次可能也是,但三次四次呢?”劉據蹙眉歪頭,“世上真有這麼多巧合嗎?”




劉徹眸中震驚之色頻頻閃過,一陣高過一陣。不是因為這個結果,而是因為劉據得出結果的過程以及他敏銳的感知與抽絲剝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