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被迫遠走他鄉,國仇與家恨的選擇,他毅然決定為國復仇

 我本不想擔任這樣的要職,畢竟降將身份特殊,蜀國人肯定是不服氣的。但我要為父輩的基業復仇,我要讓司馬付出代價,我又必須如此。

 蜀將對我多有迴避,有的恩怨誰又說的清楚,在這種時代,誰人刀下無亡魂,誰又能保證不成為他人的刀下亡魂。

 只有姜維不打不相識,我對這位一諾千金的忠義之士,也是真心敬服。姜維也好,王平也好,我也好,雖然都是從魏國過來的降將,但後主都能放心任用,我們自然也會肝腦塗地。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掌權,司馬師死後,司馬昭掌權,而且越來越明目張膽的排除異己。

 太尉王凌率先舉起義旗,被司馬懿平定;揚州刺史文欽、鎮東將軍毌丘儉起兵壽春,又被司馬師所平;徵東將軍諸葛誕再起兵,被司馬昭平定。

 淮南三次起兵,先後失敗,魏國國內的反抗力量被司馬氏徹底打敗。可惜當年爽和夏侯玄輕易投降,不然振臂一呼,哪裡是當前這個模樣。

 靠他們不行,我們就自己來。

 洮西之戰。我與姜維、張翼,故意放出消息,說要分三路向祁山、石營、金城進攻,然後集中力量向狄道打。

 可笑王經還想學韓信背水一戰,在我看來就是插標賣首,雖然我年過六旬,但也陣斬八將,雍州軍隊跳水等死亡無數,經此一戰,雍州無能戰之兵,如果不是糧草受限,歷史或許就改變了。

 父親死後就葬在漢中,到達蜀地後,我時常夢到父親,他要我從漢中帶他回譙縣,可是我再努力,譙縣還是那麼遠,遠到我再也回不去。

 人力總歸有窮盡的時候,在歷史大勢面前,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但奮力去拼一拼,縱使失敗,也不後悔,何況奇蹟總會時不時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