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雙重人格”的他,是三國唯一能全方位完勝諸葛亮的人

 諸葛亮呢?他對蜀漢的建立和穩定發揮的作用,也是關鍵性的。

 劉備四十多歲還四處碰壁,直到隆中對,諸葛亮提出拿荊州,取益州的三分天下之策,他才被打通任督二脈。

 除此之外,諸葛亮最被人們稱道的是他的內政能力和北伐,蜀漢在他手上井井有條,平定和安撫少數民族,以一州半之地數次北伐。

 諸葛亮是蜀漢丞相,但劉備打益州是龐統,打漢中是法正,這些人都不是諸葛亮推薦的。細想一下,諸葛亮向劉備推薦了多少人呢?確實有限,不然也不會把自己累死。

 第二局,荀彧勝。

 最後說抉擇

 為什麼單獨把這個列出來呢?因為他們的一生都是在做抉擇。

 荀彧的雙重人格,表現在哪裡?他認同曹操,幫助曹操取得了勝利,這是他做為一名士子,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當他知道曹操的真實想法時,他又陷入矛盾,忠於漢室,還是曹操,感情上很難選,最終他選擇漢室,選擇了死亡。

 荀彧的選擇是主動赴死,為了一個氣數已盡的漢朝,他盡力了。最終將士族的接力棒交給司馬懿,可能也想著他能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事吧。只是沒想到他死後,曹丕代漢立魏了,司馬家也代魏立晉了。

 諸葛亮在劉備託孤後,舉起復漢的大旗,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他內心可能知道沒希望,但他的抉擇就是不辜負。諸葛亮從出山開始,一生都交給了劉家,沒有保留,連死都是在北伐的路上。他確實沒辜負劉備。

 大家都為諸葛亮的眼淚而傷心,其實悲情的還有荀彧,他們的死都是偉大的。但荀彧的主動赴死,和諸葛亮的不辜負,其實境界是不同的。

 第三局荀彧勝。

 荀彧勝,不是說諸葛亮不行,相反在各方面基礎都沒有荀彧強的情況下,諸葛亮能做到這樣,也是極不容易的,他的不辜負就是一段傳奇,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上諸葛武侯的原因。

 我們同樣不能忘記,還有一個叫荀彧的人,為了漢朝,用盡了最後的力氣,最後用命去為大漢換一絲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