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歸於零 作品

第二十九章 無名舍利

 和眾人一起吃完早飯後,便帶著李家父子前往廚房,兩種味道分別做了一些,大家都嘗過以後都開始問還有沒有,齊琅儀對著李玉慶說:“此物因不得長久保留,而上不得檯面,卻可為來府上的孩童添個樂趣。”李玉慶搖搖頭說:“若賢侄能添上隻言片語,想必如魚香肉絲一般引人注目。” 

 齊琅儀懂了,但是並不想說話,可是不說也不行,對著李玉慶行禮說:“此物不過是民間甜品。”見他真的對這糖沒有分析,也就沒為難他,從懷裡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他。他打開後看到,是一個圓形琥珀色的石頭,李玉慶問:“如何?” 

 齊琅儀看著一個很普通的石頭而已,怎麼會這樣寶貝著?越看越不對勁,而後直接拿起來對著太陽看,太透亮了,然後用指甲劃了兩下,又在盒子裡的襯布上磨來磨去。這幾個動作發生的太快了,李天鳴與李天賜想阻止,卻根本來不及,反倒是李玉慶非常淡定的問:“可是真品?”齊琅儀回答:“應該是真的,我並不懂鑑定之法,抱歉。”李玉慶說:“人無完人,不必介懷。” 

 齊琅儀將舍利子放好,將盒子蓋上後雙手遞還李玉慶說:“叔父莫要難為小侄,每顆舍利子都一定有著自己的故事,小侄又怎能妄語。”李天鳴和李天賜沒想到齊琅儀真的能認出來,李玉慶則是很驚訝的問:“既已知此為何物,方才為何又如此不敬?”齊琅儀不屑的說:“雖說是高僧火化遺物,並傳聞有驅邪避兇,加深佛法參悟之能,那也不過是人們的臆想,實際上是和骨灰差不多的東西,形成條件苛刻罷了。” 

 這話一出,李家三人面面相覷,一旁的凌音聽的也是雲裡霧裡,完全沒接觸過這東西。齊琅儀繼續說:“之所以是和尚們喜歡爭搶的東西,基本是某位高僧遺物,故而加以供奉告慰先人罷了,賣這種東西,要麼知道是誰的舍利,可以高價賣給和尚,要麼設局騙人。” 

 李玉慶知道齊琅儀是看的比別人通透,所以才會這樣說,並沒有見怪,反而說到:“富有之人總會擔心家財散盡,而做出一些別人無法理解之事,多數不過是心理安慰,故而此物正中下懷。”齊琅儀想了想,這裡並不是自己原來的世界,信息不發達導致了很多人的一知半解,所以妄加猜想之下總會有許多的愚昧,於是點點頭說:“是小侄思考方向不對,應是如此。” 

 齊琅儀思考了一會兒說:“叔父商人嘛,逐利而往,小侄可以幫忙設局,但只此一次,這種事做多了折陰壽。”李玉慶有些不解,對真舍利不屑一顧,卻在這說折陰壽,而且不知道這一顆是誰的,所以這舍利並不覺得貴重,不過是百兩銀子買的,很好奇能賣出什麼樣的高價,點點頭說:“賢侄既有想法,有需要提出便是,叔父也想看看賢侄的手段。” 

 齊琅儀笑著說:“叔父既然如此慷慨,小侄便厚著臉皮了,先向叔父要一尊佛像,5斤松香,一沓黃紙。”李玉慶說:“可。”安排人去購買松香後,李玉慶親自帶著齊琅儀去寶庫挑選佛像。一進寶庫齊琅儀看的是眼花繚亂,大大小小的箱子都上著鎖著,堆放在最裡面。左右兩排展示架,放著各種珠寶首飾,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隨便拿一個就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