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無奈 作品

第115章 同病相憐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鬥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特別是陳軍將領蕭摩訶被斬,陳軍群龍無首之下,陳軍更是一路往城裡潰敗。

 整個戰場被鮮血和塵土覆蓋,一片狼藉,突破防線的隋軍歡呼著衝進襄陽城,迅速佔領各部。

 襄陽城主府內,直到隋軍殺入城中,陳叔寶才相信陳朝是真的完了。

 楊英在楊素、韓擒虎等人控制住襄陽局面以後,才被安排率部前往,馬車停在襄陽主府大門之外,楊英看著眼前的府門,內心頗為糾結。

 歷史上的陳叔寶在

隋軍攻破建康以後,並沒有受到傷害,而是被帶回了大興。

 和歷史上許多亡國之君,如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一樣,陳叔寶的才能全部都體現在了其它地方。

 在從小的嬌生慣養之下,他對詩歌和音律十分喜愛,詩歌方面,陳叔寶所採用的體制為後來唐朝著名的律體詩打下了基礎,明代文人許學夷研究其詩作時就曾經表示:"陳後主五言聲盡入律"。

 甚至歸降於大隋以後,陳叔寶與隋文帝楊堅之間關係還親密起來,兩人經常一起聚會,研討詩詞歌賦,隋文帝得知陳叔寶熱愛喝酒,十分擔心他的身體健康,還嘗試勸他戒酒。

 但意識到陳叔寶在失去江山後,如果沒有了酒麻醉,只會更加痛苦難受,於是只能放棄勸說的念頭。

 就連楊廣自己對陳叔寶也是充滿了敬仰和崇拜之情,當然了不知道是不是楊廣在某些方面想向陳叔寶學習經驗,總的來說對陳叔寶還是很不錯的。

 楊廣尤其喜歡陳叔寶的文學作品,在陳叔寶去世後楊廣還追贈他為大將軍,封他為長城縣公,並賜他諡號“煬”。

 只是楊廣也沒成想,自己死後和陳叔寶一樣,也成了一個亡國之君,而且與陳叔寶有著相同的諡號“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