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121章 臣子們的好日子

 對啊,國庫有錢,就不用天天擔憂了,有錢就是爽。

 剛開始方孝孺還以為國庫沒有多少錢,他讓人打開之後,愣了一兩分鐘,簡直是富得流油。

 尤其是看完這些本土貴族的田地、金銀、資源之後,大罵這些貴族是百姓的吸血鬼、國家的蛀蟲。

 方孝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些貴族用種姓制度剝削這些底層的賤民和奴隸,子孫萬代供養這些貴族、皇親國戚、士大夫、僧人,幾乎佔據了國家七成的賦稅,怪不得大明朝軍隊贏的這麼容易,這些百姓和奴隸巴不得明軍把這些吸血蟲殺光。”

 “還好國師大人,把這片土地的貴族、地主殺乾淨了,不然老夫也要弄死他們,都是老百姓的錢,你們也配活在世上。”

 馬政看著方孝孺表情一會開心、一會憤恨,定然是看到了戶簿上面記錄的收支明細了。

 “小方方,北印度還等著我們去解放這些奴隸,不必如此動怒,他們跑不掉。”

 “這大後方可都要靠你戶部的錢來恢復國力了,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方孝孺點了點頭。

 “不知這個任務到底是什麼意思?”

 馬政想搞計劃經濟,提高官員的積極性,快速恢復國力。

 “各位,如今南印度已經被我們收在囊中,這片土地發展潛力巨大,把這片土地打造成和京師一樣富裕,也是有可能的。”

 群臣滿臉的不可思議,這也太猛了吧!那可是京師啊,應天府是江南的中心,千年古都,貿易和商業最繁華、最有錢的城市。

 每年應天府的稅收都從來沒有低於過八千萬兩,現在的大明朝京師國庫每年各地收上來的賦稅也有4.5億白銀。

 鹽稅、商稅佔大頭,農稅只佔國庫總收入的三成。

 越來越多的人出海做生意,尤其是大明遠征軍打下來的土地,第一批來做生意的都能賺的盆滿缽滿。

 新打下來的地盤東西特別便宜,只要能運到大明朝就能賺三成到五成利潤,甚至百分之二百的暴利。

 內閣大臣高啟、吳伯宗、朱善這些人都十分好奇,這個南

印度怎麼才能發展成和京師一樣的富庶。

 “各位,很簡單,以利誘之。”

 如果有二倍的利潤,商人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五倍的利潤,商人就會冒險;如果有十倍的利潤,商人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三百倍的利潤,商人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而南印度有非常肥沃的恆河平原、涓涓不息的大河,鐵礦、金礦、漁業、森林種種未開發的資源,如果大明朝的商人在這邊建立生產基地,是不是成本比在大明朝本土更加便宜,到時候不管是回國賣,還是賣給那些西亞王國,是不是百倍、萬倍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