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118章 雅利安人

 洪武十七年秋,馬政建議朱標把南印度的都城定在海得拉巴皇城,這個都城是上一任國王的首都。

 之所以建設在這裡,因為兩邊有東高止、西高止山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險,易守難攻。

 都城往外一百里有戈達瓦里河、訥爾默達河兩個天然屏障。

 山脈到兩條河流,地勢是從高到低,根本就不怕被水攻。

 現在和蘇丹天子國王軍隊,還在對峙狀態,他們軍隊在上一次恆河之戰損失巨大,一時間還不敢和大明遠征軍硬碰硬。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印度這個古老的國家一直就是“強必寇盜、弱而卑服“,典型的欺軟怕硬。

 和小日子幾乎一模一樣,近代的印度新德里之戰,一直在西藏邊防挑釁中國的軍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直接滅了對方的首都,舉國投降。

 要不是經濟實力不行和內憂外患,哪有這麼多西藏邊防軍事騷擾事件,直接給印度半島來了大一統。

 這個北蘇丹還以為聯合幾個諸侯國王就能和大明朝硬碰硬,可惜他打錯了算盤,被老鷹戳了眼。

 他日,等南印度徹底安定下來,就是大明朝遠征軍北伐之時。

 洪武十七年冬,搬遷國都終於完成。

 馬政命令傅友德、藍玉修築防線,尤其是兩條大河和兩座山脈,打造一個軍事堡壘。

 在搬遷的路上,遇到了當地雅利安人土著,他們大部分都是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有一個首領。

 他們信奉的是印度教,因為北印度蘇丹天子信奉伊斯蘭教,一直和信奉印度教的種族有著天然的仇恨。

 自從大明遠征軍來到這裡之後,修改了印度的種姓制度,解放了大量的奴隸,其中就有不少的雅利安人。

 而且大明遠征軍打跑了這些蘇丹國的貴族和國王,尊重當地百姓的印度教,使得兩族之間的感情日益增加。

 雅利安人看到大明朝軍隊,在後面跟著,他們成千上萬,緊跟不捨。

 也沒有做出一些武力衝突的舉動,藍玉讓女婿葉升、王弼 、曹震負責保護馬政、太子、大臣的安危。

 王弼這時來到馬政的馬車,恭敬道:“國師,後面跟著大量的雅利安人,他們是印度的本土土著,也不攻擊我們,已經跟了一上午了。”

 此刻馬車裡坐著宋濂、劉三吾、朱標。

 他們都在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這些本土的雅利安人一直跟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