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108章 南洋島國犯我大明子民

 公元前1383年夏,穎國公傅友德和宋國公馮勝帶領的三十萬水路大軍,浩浩蕩蕩到達了南海的東沙群島。

 看著這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將士們心情大好,一個個放飛了自己。

 三十萬將士組成了三百多艘戰船,在大海上威風凜凜。

 淮西二四十將到現在已經去世了九位,還剩下十五位,這些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

 征討一個小小的印度國,而且還是諸侯割據,豈不是手到擒來。

 大將軍傅友德、馮勝都沒有多大的壓力和擔憂,畢竟現在大明朝的火器已經今非昔比了。

 每門船上都裝著三十門火炮,船身都是鋼鐵夾板做的,說是鋼鐵巨獸也不為過。

 主要是馬政提升了大明朝工匠的待遇,成立兩個新的部門。

 “製造司”和“軍器司”,從兵部和工部獨立起來,一個負責研發,一個負責生產。

 匠人們都是吃著皇糧、穿著皇皮,自然是自信滿滿、鬥志昂揚的。

 他們有了尊嚴、有了晉升的空間、有了豐厚的待遇,創造力自然是十分有勁的。

 馬政提供了大量的假想、思路、潦草的圖紙,匠人們也是發揮自己聰明才智。

 使得“鍊鋼法”,“車床”,等先進的加工技藝統統研發了出來。

 使得火器的威力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現在用的火槍是改良的“燧發槍”,也叫“洪武槍”。

 洪武槍前裝滑膛燧發槍。其點火裝置為摩擦燧石,槍身長1.16米,口徑為15.3毫米,彈丸重35克,射程約200米,射速為2至3發/分鐘,裝備大軍。

 另一種則是前裝滑膛擊發槍。點火裝置為擊發槍機撞擊火帽,槍身長1.42米,口徑為17.5毫米,彈丸重53克,射程約300米,射速為3至4發/分鐘。

 火炮也進行了大量的改良,用了更先進的配比方法制作的黑火藥。

 炮管都採用厚實的鋼製,炮彈也填充了鋼珠和鋼釘、鐵釘。

 威力比之前更大,簡直就是大炮一放,寸草不生。

 提高了火藥的威力,使得武器威力增加。同時再加上先進的鍊鋼工藝,大炮也不容易啞彈。

 雖然造價不低,但是現在的國庫已經今非昔比了。

 這三十萬軍隊,神機營火器兵十萬,步兵十五萬,五萬鐵騎兵。

 五萬鐵騎兵都是邊軍精銳中的精銳,裡面還有蒙古人組成的軍隊,邊防重鎮的騎兵調了一半過來。

 燕國朱棣從和林,過年的時候,又給朱元璋送了一萬匹矮種蒙古馬,這種馬體力和耐力都是一流的,非常適合遠征

 敵人。

 想當年成吉思汗一統歐亞大陸,用的就是這種矮種馬,優良的馬種都被朱棣保留了下來。

 朱元璋也給了朱棣大量的賞賜。

 朱棣是一位馬上皇帝的君王,馬政帶領大明消滅北元之後,就把藩國的皇位讓給了朱棣。

 一來是馬政帶領軍隊一舉滅了北元皇室,馬政的威望能把這些蒙古人嚇破膽。

 安定好漠北和漠南之後,馬政就趕緊甩挑子給朱棣,他可不想後半生全部呆在草原上。

 順理成章坑了朱棣一把,你不是也想要大明朝的皇位嗎,這下滿足你,當你的鎮北皇帝去吧。

 現在漠南改為內蒙古,為內蒙省,朱棣的封國都是外蒙,一直到北海,今貝加爾湖。

 國都定在了和林,說實在的,馬政還挺想這個老四,多年未見了,不知道朱棣變成了什麼樣子。

 東沙群島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廣東行省遷居過來的漁民,以打魚為生。

 現在聖上開了海,他們的日子也好了起來。

 裡面有個水師百戶,是當初湯和的女婿方鳴謙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