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106章 淮西二十四將遠征印度

 “退朝!”

 晚上宴會,大臣們紛紛給朱元璋敬酒,喝得那叫一個爽快自在。

 說出來好多藏心裡多年的心裡話,大部分都是怕朱元璋找他們清算。

 朱元璋聽了也是老臉一黑,但是說出來老朱也沒有責怪他們。

 他們畢竟是臣子,而我是帝王,思維層面根本不在一個維度。

 朱元璋想的是,將帥可廢,江山不可亡。

 只要你不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朱元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啦。

 最難當的就是皇帝,皇帝還不能被情緒左右、意氣用事。

 現在大明朝已經今非昔比了,國庫充盈、老百姓過得還算不錯,太子朱標也被馬政帶的不再仁慈,而是殺伐果斷。

 壓得住這些武將,小菜一碟,朱元璋也十分放心。

 朱元璋知道是朱標提出來的東征之後,開心了好幾天睡不著覺。

 “這個逆子,天天說我濫殺無辜大臣,這回腦子終於開竅了。”

 “只有上了戰場上,打了幾次國與國的戰爭,才知道殺伐果斷的真正含義。”

 “仁慈、懦弱只會害了自己,害了百姓。”

 宴會過後,大部分都喝醉了,紛紛讓自己家的下人扛回去。

 徐達,徐府。

 徐達語重心長對著幾個孩子說:“這次,機會來了,以後一家能不能兩國公,就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

 徐輝祖是長子,徐達是本來不想讓他去的,可是不鍛鍊鍛鍊,以後怎麼才能扛事,心狠一下,也是讓他去了。

 老二英年早逝。

 三子徐膺緒,四子徐增壽更是迫不及待想去建功立業。

 三個兒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徐達再捨不得,他們還是必須要去的,徐家沒有懦夫。

 常遇春英年早逝,可是也有三個虎子。

 長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歷史上的常茂功績遠不如其父常遇春,但是常茂有常遇春之風。

 常茂已經世襲常遇春國公的爵位,常升、常森肯定是必去的,藍玉已經給他們寫信,讓他們速來。

 因為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是小舅子!

 他這幾個外甥如果不爭氣,藍玉肯定揍死他們,他們敢不去......

 藍玉也有意把自己的所學傳授給他們。

 武將們紛紛安排自己的後事,這次遠征不同於其他戰爭,去了就不一定能回來了。

 但是他們知道,富貴險中求,不爭一個饅頭爭一口氣。

 再說了,奏摺寫著軍事實力不如北元蒙古的一半,活下來的幾率還是非常大的。

 公元前1383年春,朱元璋命令傅有德、馮勝為北路軍,帶領淮西二十四將與自己的二代後輩將領、以及三十萬大軍從應天府出發遠征印度。

 文臣們願意去的朱元璋大手一揮全部同意,而且一些未就藩的藩王,朱元璋一併讓他們跟著一起去了。

 反正有馬政這個國舅收拾爛攤子,老朱省心省力,豈不快哉!

 命藍玉為南路軍,率領

自己麾下二十萬大軍與北路軍匯合,一起東征印度。

 這次去的將領,帶走了大明朝武將將近八成,這一戰對大明朝國運而言,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