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104章 征伐雲南

 達裡麻隔江相望,大為震驚。

 傅友德採納沐英出奇制勝的建議,佯作正面攻擊,另派兵一部從下游渡江,秘密迂迴至元軍側後,在山谷間豎旗擊鼓,元軍頓時混亂。

 此時,沐英令勇士先行泅渡,主力乘勢過江,又出動騎兵搗其中堅,俘獲達裡麻以下2萬人。傅友德佔領曲靖後,分遣藍玉、沐英率軍進攻昆明,自率兵數萬北上,以策應郭英進攻烏撒。

 十二月二十二,梁王逃離昆明自殺。次日,明軍進抵板橋(今昆明東),元右丞觀音保出城投降,藍玉等整軍入城。與此同時,郭英率軍到達赤水河,元右丞實卜引軍抵抗。

 傅友德率兵來援,實卜聞訊倉皇南撤。傅友德軍進佔烏撒後,實卜復率部爭奪。明軍依山為營,乘勢攻殺,大敗元軍,並克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直達畢節,附近州縣望風歸降。

 公元前1380年閏二月二十三,藍玉、沐英率部攻大理(今屬雲南)。

 大理城西倚點蒼山,東臨洱海,南北有上、下兩關,地勢險要。首領段明之弟段世,聚眾扼守下關。

 藍玉等到達品甸,先派王弼部由洱水進攻上關,鉗制段世兵力;夜半,又遣胡海部出石門渡河,繞到點蒼山後,攀援而上,豎立旗幟。

 次日拂曉,明軍進抵下關,守軍驚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將士緊隨,殺進關內,與山上士兵兩面夾擊,攻佔大理,俘獲段世。不久,明軍分兵攻取了雲南全境。

 至此,雲南滅亡,大明朝成為一個大一統的強大帝國。

 北至北海、庫頁島、外東北全境,,南至南海交趾,今越南、老撾、束浦寨一半全境,東至東海國,今日本全境。西至西藏、青海、全境。

 公元前1380年,四月,傅友德帶領五萬將士班師回朝,馬政、朱標、藍玉、沐英留二十萬將士駐守雲南、交趾。

 五月,在朱元璋的建議下,實行屯邊,稱“百萬漢民入滇”,

 隨即實行“軍屯”“民屯”和“商屯”,史稱“移民實滇”。

 後三十萬軍民又從南京柳樹灣出發,去的百姓分發糧食種子、農具、銀子,並且免除兩年的賦稅。

 這一次屯邊意義非凡,是邊疆安定的重要保證,後面湖南、廣西、江西、浙江、河南也派出軍民到交趾屯邊。

 1381年秋,老五週王朱橚被朱元璋封國號為“越國”,就藩交趾、占城全境。

 當消息傳入越國這一天,周王朱橚高興的睡不著覺,和馬政、朱標等軍民載歌載舞、把酒言歡。

 這一天朱橚等的太久了,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塊地盤不是全部,因為泰國-古裡,緬甸-爪哇,柬埔寨-錫蘭這三個國家要全部統一,成為東南亞唯一的霸主越國。

 與其和這些小國王分而統治東南亞,不如全部統一,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被選擇的命運。

 怪就怪他們太弱小,大明朝太過強大。

 雖然是大明不徵的藩屬國,但找個出兵的藉口那是相當的簡單。

 馬政打算把這個出兵藉口給朱標處理,看他是仁慈還是殺伐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