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81章 千古奇女子,徐秒雲!

 事實上北平是元朝首都,修建的規模相當大,朱棣剛到北京時面臨壓力很大。每天政務忙得“焦頭爛額”,還要應付北邊蒙古。徐妙雲則負責府內一切事物,打理井井有條,基本上不用讓朱棣在外面操心。家裡不用他管,讓朱棣全身心投身政治,事業蒸蒸日上。

 朱棣身邊並非只有徐妙雲一個女子,作為一個藩王,肯定會有小妾。但是他和妻子感情那是十分好,朱棣前7個孩子都是徐妙雲所生,就是“證據”。除了為朱家綿延子嗣之外,還輔助好夫君治理北平,在燕王府威信頗高。雖然身為王妃,但是徐妙雲生活十分簡樸,沒有奢靡的生活習慣,很受老人認可。

 靖難之役發揮重要作用。

 玄武門之變中,長孫後對李世民起兵很支持,而靖難之役中徐妙雲也發揮同樣作用。身為虎女,她給丈夫提供建議,起到不錯效果。朱棣在外面打仗,她攜帶兒子朱高枳負責鎮守北平“大本營”,抵抗李景隆進攻。危難之際更親自登上城樓鼓舞大家,不顧危險親自督戰,扛住了南邊大軍圍攻。

 這場戰役對朱棣的事業,真的十分關鍵,如果輸掉,就會丟掉“大本營”。就是以少勝多,畢竟當時留在北平的都是老弱病殘,戰鬥力不高。這種情況下就是靠智謀,有些像三國時期的“空城計”,防禦建議大多數出自徐妙雲。換句話來講,就是兒子在前面衝,母親在後面穩定大局,奇蹟般地“保住”北平。

 有了徐妙雲在背後支持,朱棣可以全身心四處征戰,沒有後顧之憂。建文4年6月,朱棣正式在南京登基為帝,考慮到政局不穩,沒有第一時間接徐妙雲過來。等到掃平各處隱患之後,他才將妻子接到南京,派兩個兒子到江邊去接徐妙雲。自己更是親自到宮門口,迎接妻子進宮,算是無上榮光。

 正值壯年去世

 徐妙雲是大明朝第3位皇后,但冊封典禮最為隆重,選用盤龍鈕封印。還讓禮部官員在承天門外宣佈冊封詔書,屬於單獨昭告天下,還重點提到徐妙雲的軍功。當上皇后之後,徐妙雲牢記自身職責。每日裡關心朱棣的飲食起居,打理好宮內事務。還利用影響力,來積極影響前朝,譬如建議減免稅賦、愛護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