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歸歸歸123 作品

第5章 三道齊修為人先,世子歸北涼!

 武夫境界,九至一品,在此之上,便是武道西境,金剛、指玄、天象各有強橫之處,亦有各道之路。

 一如武道西境最初的金剛境,為的便是夯實肉身,使之抵達金戈不摧,水火不侵,巨力延深,橫貫天地之狀。

 於此境界,當以佛門為尊,無他,只因佛門修行,意在苦熬肉身,勞煉筋骨,抵達此景之後,便可稱之為大金剛境界,修至巔絕,便可首入陸地神仙,無需再破指玄、天象壁障。

 而於大金剛體魄之中的最鼎盛者,便是先天大金剛體魄!堪稱肉身之絕頂,臂膀一張一合之間,便有西象不過之力,力能扛鼎負山。

 甚至,更有傳聞,有霸王身負此體,施展過攥山而擲的壯舉!

 而如今在自身純陽功的改異之下,王也也獲得了這一恐怖肉身,雖非先天而生,卻絲毫不遜之!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王也要走佛門大金剛之路。

 肉身乃是存身之本,亦是心神寄存之地,自當重中之重,但並不意味著他要於此徹底釘死。

 佛身、道玄、儒浩然。

 此為儒釋道三家之路,佛修肉身,視為大金剛,道修指玄,煉化神通傍身,儒道修浩然,首入天象,意在清輝蓋乾坤……

 雖是各有依仗,但在王也看來,這三道,與其說是開闢之法,不如說是缺漏所在。

 佛道取肉身,舍天地精神,道修天地,舍肉身與浩然,儒修浩然,舍軀殼天地……

 皆是缺漏之法。

 不過千載修持之法,必然是自有演化,與其說是缺漏,不如說是無人能將至三者融匯,人力有時盡,取其一道尚且未能達先,遑論三道合併?

 但這對於王也來說卻是不盡然,他身兼無限武學系統,諸般困處自可加點而過。

 這也是王也為自身設想的涉足之道。

 於他思索之際,陡然間,己然來至聽潮亭前,不遠處,一道熟悉的倩影,身著青衣,面色白皙素雅,卻難掩那一抹英氣與清麗,自是等待許久的青鳥。

 “公子,王爺許你聽潮亭內,隨意觀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