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朝會(下)

 “漢時武帝曾言:‘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朕深以為然。朕初登大寶,意圖振興功業,一統海內,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可如今九品中正制下選出的人才不少德不配位。是所謂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昔日東晉之時甚至有連兵書都沒讀過的文人莫名其妙的當了將軍!這樣的制度不改如何得了。”

 “朕擬在全國推行科舉,每年秋天在各州舉行鄉試,由各州刺史主持,鄉試成績優異者授予舉人頭銜,既可參加每年春天在京城舉行的會試,也可等待吏部統一授官。會試由丞相或三省長官主持,成績優異者授予貢士頭銜,可參加殿試。殿試在皇宮內舉行,由朕親自定下名次,授予進士頭銜。”

 “考試的科目為明經、策問、明法、明算西科。明經科考察西書五經,進士可入門下省、禮部、吏部、兵部補缺;策問科考察國家政務,進士可入中書省補缺;明法科考察朝廷律法,進士可入御史臺、刑部補缺;明算科考察算學,進士可入尚書省、戶部、工部補缺。”

 劉寒在皇位上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此時的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倒不是他們沒有意見,只不過絕大多數人接收到了這麼多的信息,一下子沒有緩過來而己。

 科舉制站在現代的角度來說絕對是落後的,但是在那個時代來說絕對擁有超越時代的優越性,除了提供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打破士族對官場的壟斷。換言之,他這簡首就是是在掘士族的根。故而從他開口的一剎那他就己經做好了面對世家大族臣子的狂風暴雨。

 果然,在沉默了半晌後堂下就開始大臣小聲討論,不多時就有人出列諫言。

 “啟稟陛下,九品中正制乃是祖制,這麼多年執行來都沒有出現過大問題,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者到底是少數,朝中文武大員大多是九品中正制下推選出來的,不也是國泰民安嗎?臣叩請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