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雲小散 作品

第140章 題材股和概念股

 那我們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把握機會呢? 

 首先,概念股的熱點持續性各不相同,毫無規律,所以我們應該儘量不參與;而題材股由於受政策影響,它的持續性就相對更強。比如去年國家為了促消費出臺的各種汽車補貼政策和購置稅減免政策,相關題材個股持續上漲,更有股票走出了連續十幾天漲停的趨勢。當然,政策不同,其持續性也不同,所以我們也要根據不同的政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題材股定義: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這些題材可供炒作者借題發揮,能引起市場大眾跟風。 

 特徵來源:通常由於一些突發事件、重大事件或特有現象而使部分個股具有共同的特徵即題材,如新能源政策導致的風能、光伏股票的上漲。 

 特點:起初往往是抽象、朦朧的。一旦變得明確並被大家所瞭解,往往預示著這個題材股的炒作已接近尾聲。因此,對題材股需要有前瞻性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並獲得更大的利益。 

 概念股定義: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也是一類具有共同特徵的股票的總稱。這種特別的內涵常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的題材,使其成為當下的熱點並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與業績股的區別:與基於實際經營業績的業績股不同,概念股更多地是依靠某種特定的題材來支撐其價格,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等都是基於其所在行業或特定事件的預期增長而進行的提前炒作。 

 廣告效應與市場關注:由於其強大的廣告效應,一旦被納入某個概念中就會受到全體投資者的密切關注。網絡概念、3g概念、生物醫藥概念等都是非常知名的概念股實例。 

 總的來說,題材股主要側重於短期的市場熱點和投機機會,而概念股則更注重中長期的行業趨勢和發展潛力。投資者在選擇時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權衡。 

 概念股更多的就是概念,沒有大的機會,題材股就不同了,題材股炒作,講究的就是消息要靈通,政治要正確,商業要有敏感性,決策速度要快,快進快出,絕不拖泥帶水。可見炒題材股對投資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股市從來不缺機會,就是因為股市題材層出不窮,即使最困難的時候,還是會有公司的股票漲停。這就是典型的題材股炒作。 

 在A股中,題材股炒作還是主流,消息漫天飛,隨之而來的就是股價起伏非常大。這時很多散戶覺得機會來了,個個都想當弄潮兒,在風口浪尖上,一展聰明才智,可現實非常殘酷,絕大多數都被大浪拍在沙灘上。 

 可以說炒題材股,就是炒短線。題材一來,不管公司基本面如何,也不管股價是否高估,散戶就熱血沸騰,都搶著交易,就怕買不到,所以個股的股價在短期內迅速被推高。過不了一、二天,散戶冷靜下來,市場的炒作氣氛就會消退,股價就會哪來的回哪去。理論上說,炒題材有套利空間,但是這個戰場絕不是為散戶準備的,它們是機器人和高手的天下 。 

 題材炒作,概念炒作是A股的特色,一群股票的爆發,裡面有龍頭、有跟漲、有補漲一二三梯隊。同時也對應著炒作週期。這裡的週期不單純指炒作時間。主要是階段,題材股炒作包括起步、發展、成熟、衰退這些階段,跟經濟的運行週期類似。 

 1、起步階段——該板塊還沒有的到大家的廣泛認同,但龍頭股已經開始連續上漲。但原因看上去還比較模糊。 

 2、發展階段——該題材慢慢得到市場認同,市場開始發掘該題材其他股票,隨著市場買入,其他股票開始跟隨龍頭上漲。 

 3、成熟階段——此時龍頭開始高位滯漲,跟漲股慢慢開始退潮,此時板塊開始放巨量,慢慢開始築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