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雲小散 作品

第46章 春節節後預判

 證券分析師普遍認為,鑑於管理層多管齊下,短期加大了維穩市場的力度,市場無論是指數層面,還是結構層面都迎來了企穩和修復過程。

 在過去的24年,第一財經統計發現,上指數、深指春節後的首個交易日幾乎漲跌參半,其中,上指數有13個年份報漲,11個年份報跌;深指有12個年份報漲,12個年份報跌,漲跌各自佔一半概率。

 其中,跌幅最狠的是2020年春節過後的首個交易日,走出了一個深v,但由此也成就了一個黃金坑。此後,從2021年開始,上指數已經連續3年春節後首個交易日報漲,深指連續2年春節後首個交易日報漲。

 歷史的前兩次龍年均有不錯表現,按農曆計算,今年是市場上的第三個龍年,歷史上,前兩次龍年均有不錯的表現。

 其中,第一次龍年是2000年2月5日至2001年1月23日,期間,上指數漲幅34.57%,深指漲幅20%。市場第二次龍年是2012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9日,期間,上指數漲幅4.88%,深指漲幅5.52%。

 對於2024年行情,市場人士認為,市場短期仍以超跌後的反彈性行情為主,具有一定的普漲特徵。

 如果普漲後,市場信心逐步恢復,並帶動市場的主線形成,則賺錢效應下,行情有望持續展開。

 反之,如果市場主線無法形成,則普漲後輪動效應將加快,資金的共振效果不強,估值修復過程也將需要更長的時間。

 對於能否持續反彈,並最終確定為反轉,市場人士認為其取決於三個主要條件:一是熱點能夠持續;二是無論大盤漲跌,量能能夠得到持續有效釋放;三是穩定股市走勢的政策能夠持續釋放,不能頭重腳輕,政策的持續性及有效性是市場信心的保證



 流動性改善疊加風險偏好回升將由內支撐市場反彈,同時,伴隨國家隊資金針對市場交易性風險化解,將從外部控制市場非理性調整,預計2到3月將有望開啟一個多月的躁動行情。可能在二季度再次構建雙底,即4月附近市場波動率或再次上升。

 市場專業人士都達成了共識,當前股市估值、風險溢價已達到歷史低位水平,待逆週期財政貨幣政策及時出臺,穩定市場,經濟預期上修、微觀交易結構逐步出清,股市將步入中長期配置價值區間。國內外的專業人士都給出了歷史底部區域位置,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

 最後關注一下假期的消息面,可能影響節後的股市行情表現:

 一、外圍股市漲聲一片

 市場這次休市時間比較長,雖然在休市,但外圍股市都在交易,特別是港股是提前三個交易日覆盤,港股覆盤三天,連續上漲三天,對市場正面刺激影響比較大,這期間,美股三大指數雖然最後走勢基本持平,但這期間都是再次創出了近期新高;日經指數創出了34年以來新高以後的新高。

 港股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77%,恒生國企指數上漲4.75%,恒生科技指數更強,大幅上漲6.89%,創近1個月新高,富時50指數五天四漲,最後一天還出現了拉昇,累計上漲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