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歌 作品

第六十八章 曲解?何為真理?!

 孔蘇微微一笑,伸出蒲扇般的大手輕輕在桌面一按,裂縫頓時止住。

 “趙天師切莫心急。”

 “論道而已,不可動氣傷身。”

 孔蘇的陰陽怪氣之語,更令趙丹萍心氣,眉毛鬍鬚亦是在抖動。

 也怪不得這位龍虎山天師氣急敗壞,同上陰學宮諸多人首次聽到孔蘇的否認一般,流傳千百年的正統儒道正解,竟然被人言語乃是淺顯之意,這等同於說其信仰乃是虛假的。

 身為道教祖庭的天師,趙丹萍更是如此,道德真意乃是道家不知道多少年來積累沉澱下來的瑰寶,而孔蘇一個不過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竟敢公然斥責他所言乃是淺顯之意。

 其中若是還有深意,他趙丹萍豈會不知?

 若是此地乃是龍虎山,有道童膽敢如此言語,趙丹萍怕早已是一掌將其拍死,前去面見道教老祖,思過懺悔去了。

 趙丹萍手中蓄力,眼眸凝視孔蘇,若是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今日便要叫孔蘇知曉天高地厚。

 孔蘇自然感應到了趙丹萍之舉,卻是不動聲色道。

 “此言真意乃是,我等便是站在那裡,即便是不出手教訓,那刁蠻之民也會自我化育。

 我等若是喜好安靜,那口舌之民便會身正言明,不敢作胡言亂語。

 我等若是無事便劫富濟貧,那窮困之民便會富足。

 我等現身,即便是沒有出手的想法,邪惡之民自然淳樸。”

 旁觀論道士子,雖是儒道之人,但其根本卻是讀書人,於道德經自然有所狩獵

 總而言之,此言便是要叫君王及其身側之人自身有強大的威懾之力,方才能夠治理好家國。

 可道家真經竟然還能做這般解釋?

 不愧是孔先生,依舊秉持著橫練真意,即便是道家真經亦是能以橫練真意解之。

 人群之中的扶蘇若有所思,孔蘇此言……

 甚是有理!

 那道家於道德經此言真意所釋不過是心中作空想罷了,孔蘇此言才是實實在在的治國之道。

 還不待扶蘇繼續深思下去,趙丹萍卻是再度怒目拍桌,本就岌岌可危的石桌轟然間四分五裂,無數石渣濺射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