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下場

 現在兩家和興食肆的醬料都是葉柔、楊芳華和李延蘭在負責釀造,李延峰在後院專門開闢了一塊地方給她們曬醬。

 等以後東臨府的食肆開業了,她們三人必然忙不過來。李延峰已經提早在千霧山那邊建造釀醬園子。釀醬園是和造紙坊一起開工的,如今已經快差不多建好了。

 李延寧很欣慰,他大哥還是有遠見的,將家裡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

 他吃了早餐,去巡視了一圈造紙坊和釀醬園。造紙坊是按他的圖紙要求建造的,李青鶴熟悉造紙流程,也比他有建房子的經驗,一些他畫的不合理的地方也做了改造。李延寧很滿意。

 接著他又去了釀醬園,這是李延峰根據釀醬步驟,仿效造紙坊的獨立小院格局建立,又聽了大姐的意見修改,總體上來說,滿足大量釀醬工藝流程。

 建造紙坊和釀醬園,請了不少短工。現在只剩收尾工作了,短工們見到李秀才,紛紛打招呼,詢問還有沒有要造什麼?

 李延寧笑道,自然是有的,等著吧。

 李青鶴大概知道兒子想建什麼。巡視完,父子倆去了葉明家。

 葉明也正要出門找李延寧。三人進了屋,開始商量建釀酒坊的事。自從李延寧釀出酒來,葉明就一直躊躇滿志想賣酒,尤其是他現在正在建客棧,哪有客棧不賣酒的?

 只是那時候還不能這麼高調。現在他們不怕了,陶家落敗了自顧不暇,李族長家和老李家已經受到報應。

 經過服徭役一事,所有東臨府前去修路的徭夫,但凡吃過李延寧想辦法籌來的糧食,沒有一個不尊重李延寧,沒有一個不服氣李延寧!現在別說在千山村,就是在整個秀越縣,李延寧的名聲都是響噹噹的好。

 金溪縣的商圈就更不用說了,無人不知木軌道,無人不知那個東臨府的李秀才李延寧。

 李延寧有功名,還是院案首,只要聖上的旌表下來,他們家在東臨府也能有名氣。這時候不管他們做什麼生意,想踩一腳的人,都得掂量一下。

 東臨府的釀酒坊不少,多他們一個也不多。三人商量了一番如何建造,討論了很久,又是塗塗畫畫改稿紙,又是商談各種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