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烏蘇里島的魔人王 作品

第33章 張昭的計謀

 黃琬從主位上站起來看著面前的張昭,他根本想不到張昭能說出這樣的話。如果不是二人君臣多年他都要讓人把張昭拉出去砍了。張昭也知道自己的話讓黃琬引起了誤會,“主公,請聽我細細說來。”黃琬平復下激動的情緒道:“你說。”張昭縷著自己的小鬍子道:“現在瀘州南部皆在李猛控制之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我可是聽說了他建的南郡城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一倍,想要借外力攻打他根本沒有勝算,唯一能拿下他的辦法是把他調出來,用瀘州的青巾軍消耗他。在他得勝而回志得意滿之時安排伏兵射殺此人。”黃琬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既然博友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那麼此事就由你出面與李猛接洽。”博友是張昭的字。“博友,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保證自己安全為前提,事不可為便回來。”張昭道:“主公放心,我定不負主公囑託。”張昭三十多歲跟著黃琬從縣令到太守再到刺史一路走來。如果他沒有幾把刷子根本不可能得到黃琬的信任。張昭當天騎馬出城奔南郡而去渡過涇河進入南郡地界他第一時間來到郡守府求見李猛。侍衛道:“主公,有人在外求見,來人自稱瀘州從事有要事和主公相商。”李猛聽過此事後他心裡早有打算。前幾天他剛跟手下將領們碰過頭這張昭就來了,如果不是形勢危急黃琬也不會派人來找自己。一個刺史求郡守辦事怎麼看都是非常丟臉的。李猛對侍衛道:“讓段炯、段煨來見我。”侍衛領命而去。李猛並不打算立即見張昭先晾他一會兒。待段炯段煨來到郡守府門前看到了張昭。段炯道:“可是張昭,張博友。”張既看到有人能認出自己後道:“正是在下,不知兩位是何人?”段炯道:“南郡段家段炯段伯約,這位是舍弟段煨段飛鵬。”段炯介紹完自己又介紹了弟弟段煨。張昭趕忙回禮道:“原來是段氏九龍。張昭有禮了。”段煨道:“博友兄來求見,定是郡守大人貪睡還未起床讓我等接待博友兄。我現在就去叫醒他。”也不待段炯阻止段煨已經進入了郡守府。李猛正在練拳看見段煨進來,“來了,用過飯否?”段煨道:“已吃過,主公我們是不是該見一見張昭。此人來此必有要事。”李猛道:“不過是讓我助拳擊退青巾軍罷了。”段煨道:“就算知道事情如此,我們也不可怠慢對方,他代表著刺史呢”段煨在隱晦表明,你只是個郡守但是名義上刺史還是你的長官,你不能不見。李猛道:“來人,把段炯和那個叫張既的帶到會客廳我隨後就到。”段煨、段炯、張既在會客廳等著李猛。隨著一陣爽朗的笑聲李猛走進會客廳內他先是裝模做樣的表示自己貪睡才起讓張既多擔待。張既當然看出了李猛對自己並不那麼重視,如果不是段煨進去說和,李猛根本不會見自己。李猛坐到主位上道:“不知張從事來南郡有何貴幹啊?”張既道:“刺史大人憂心瀘州青巾軍,放眼瀘州只有李大人能堪一用。所以黃刺史讓我邀請李郡守商量一下討賊之策。”李猛道:“張從事何必親自前來只要一份手令便可。”張既道:“黃刺史有其他交代所以讓我親自前來。”張既這句話讓李猛三人有了興趣。“不知刺史大人有何事需要張從事交代給我。”張既道:“當然對李郡守有好處的事。黃刺史已經年過六十奮鬥多年方得到瀘州刺史的位子。黃刺史一生極愛名譽,不想因為青巾軍讓他的名譽沾上汙點。所以刺史大人讓我告知李郡守只要滅掉瀘州境內的青巾軍,黃刺史保舉李郡守為瀘州刺史。黃刺史也可以功成身退。”“張從事容我想想。來人帶張從事下去休息。”李猛吩咐道。張昭離去,李猛看向段炯、段煨道:“二位覺得張昭說話可是真的?”段煨道:“此乃驅虎吞狼之計。黃琬真是好打算想要咱們跟瀘州地界的青巾軍硬碰硬的消耗,到時候他坐收漁翁之利。”段炯道:“我們只要防備住他的暗算,他就不得不按照之前說的兌現他的承諾。”段煨道:“我們損兵折將,他再聯合州內世家討伐主公。到那時我軍糧草不足將士離心可就一切休矣。”李猛聽著二人的分析,他覺得段炯好像在偏幫黃琬。他也只是感覺而已。在沒有真憑實據時他不能對段炯置喙什麼。段煨才是想要通過自己施展一身才學的人。張昭從郡守府出來後鬆了一口氣,他是故意讓對方識破自己的計謀好為真正的殺招做鋪墊。李猛已經聽取了兩人的建議後衡量再三決定出兵幫著黃琬打青巾軍。在武將方面他想到將領三個不會背叛自己的理由首先只要他活著二十級軍功制就會繼續執行下去,就算是將領想要帶兵自立或來殺自己。他手下的兵絕對不會同意。其次是百姓,他對百姓輕徭薄賦讓百姓享受實惠百姓們對自己感恩戴德,如果有人造反他們也會拉住自己家的孩子不要跟著造反。最後就是糧食都在南郡的糧倉裡,他每次發給各軍的糧食不會超過十五天。現在正是新糧未成熟時家家也沒有存糧,就算將領想要造反難上加難。在文官方面主要位置都是自己的婆家人。他們知道跟了自己就不能反叛除非他們十足把握,不然他們面對的將是將士的怒火。李猛道:“我決定出兵。”段煨道:“你沒發燒?”李猛道:“我沒有,這次你跟我出征。段炯全權掌控我會調陸抗帶兵進南郡。我不在的時候段炯你要和陸抗通力合作。”段炯的眼神有些飄忽,在聽到李猛把防守南郡的大任交給自己時沒有想過。李猛把出兵的意思告訴了張昭。張昭道:“靜候李郡守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