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364章 過於先進,不敢嘗試

和第二份設計圖相比,新版設計圖的總裝甲重量高達5000噸,艦側水線和炮塔正面,以及彈藥庫和指揮塔的裝甲厚度都得到大幅強化。

在動力上,白勞易使用4臺帕森斯蒸汽輪機組,最大功率達到25000馬力,這就使這艘排水量高達1.8萬噸的戰列艦,最快速度可以達到比巡洋艦更快的23節。

日本從英國訂購的巡洋艦,最快速度只有21節。

從性能上說,這款戰列艦的綜合性能堪稱地表最強。

同時建造成本也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650萬盧布,飆升到1300萬盧布。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設計成本是650萬,但帝國海軍部為三艘“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支付的費用已經超過3000萬盧布。

喬治兌現承諾,獎勵以白勞易為主的設計團隊10萬盧布。

設計方案也隨即送往帝國海軍部。

喬治沒想到的是,這款設計圖在海軍部引發的爭議,遠超喬治想象。

作為一款劃時代的戰列艦,“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只要出現,預示著各國所有戰列艦將全部落後。

俄羅斯帝國已經服役的,和正在建造的戰列艦多達17艘。

如果“全重型火炮戰列艦”開工,那麼俄羅斯帝國的這17艘戰列艦,都將瀕臨淘汰。

而且最關鍵的是,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的造船廠,沒有能建造“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船臺,這才是最要命的。

海參崴造船廠去年擴建船臺,其中有兩個可以建造“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所以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尤里耶夫大公,在利用新款戰列艦為海參崴造船廠謀利。

不過有一說一,“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性能,確實是讓帝國海軍部垂涎三尺。

阿列克謝耶夫在看到“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性能指標後,馬上就表示,希望帝國接下來的大海軍計劃,將戰列艦全部升級為“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針對日本海軍的威脅,“大海軍計劃”要建造8艘1.3萬噸戰列艦。

由於帝國能建造這個級別戰列艦的船臺只有5個,所以只能同時開工5艘,而且還是陸續開工。

由於“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成本,高於“大海軍計劃”,所以要建造新型戰列艦,海軍還需要繼續發行國債。

喬治還是高估了尼古拉和阿列克謝發展海軍的決心。

一個月後,聖彼得堡傳來消息,帝國海軍部決定繼續執行“大海軍計劃”,並不準備建造“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喬治實在想不通。

成本不是理由,“大海軍計劃”要造的1.3萬噸戰列艦,成本同樣高達1100萬盧布。

僅僅200萬盧布,就可以將註定會被淘汰的戰列艦,升級為未來20年內都不會落後的戰列艦,為什麼不造?

船臺更不是問題。

海參崴造船廠都可以建新船臺,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的造船廠同樣可以。

素來以地域廣袤而自豪的帝國,難道這時候就沒有建新船臺的地方了?

“我當年和陛下改革陸軍,也曾面對幾乎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