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217章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稅不稅的吧,尼古拉其實不太關心,那是財政大臣的任務。

關鍵海參崴汽車廠每賣出一輛汽車,尼古拉這邊還有50盧布的利潤呢。

別嫌少,已經夠多了,尼古拉這邊多少還有50,喬治則是分文不取。

喬治又不靠汽車廠賺錢。

喬治的收入,主要來自化妝品。

所以汽車廠的利潤,喬治都留在汽車廠,用於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擴大生產規模。

不僅僅是汽車廠。

海參崴的幾乎所有工廠,模式都是這樣。

當然了,喬治也不是直接把錢交給廠長管理,而是將海參崴所有工廠的利潤,都集中到西伯利亞公司,由西伯利亞公司進行再分配。

汽車廠要研發新技術,可以向喬治申請資金。

西伯利亞公司只負責資金管理,並沒有項目審批權,審批權在喬治這裡。

喬治如果覺得汽車廠提出的項目有必要,那麼西伯利亞公司就會給錢,並且會派人監督資金的使用。

只是監督而已,並沒有限制的權力。

就算汽車廠申請到的資金,被項目研發團隊給分了,西伯利亞公司也只能向喬治彙報,由喬治處理。

喬治其實不太在乎資金都是怎麼使用的,只看結果。

比如負責研發橡膠輪胎的團隊,是由道格拉斯負責的。

西伯利亞公司的賬單裡,道格拉斯團隊每個月用於購買葡萄酒的費用,比購買原材料的費用更高。

這要換成其他人,多半就開始限制道格拉斯團隊的費用了。

喬治不僅不管,而且特批從法國為道格拉斯團隊購買更好的香檳酒作為獎勵,因為道格拉斯的團隊,上個月成功研發了充氣輪胎。

有這樣的老闆,海參崴汽車廠的技術突飛猛進,也就可以理解了。

戴勒姆和邁巴赫不理解。

戴勒姆和邁巴赫上個月帶著他們研發的汽車來到聖彼得堡,準備在聖彼得堡一鳴驚人。

於是戴勒姆和邁巴赫就和他們的主要投資人埃米爾.耶利內克,在加特契那宮見到了海參崴汽車廠生產的汽車。

耶利內克是奧地利駐法國尼斯領事,對汽車很感興趣,戴勒姆和邁巴赫的公司,就是他投資的。

1882年,戴姆勒和邁巴赫在斯圖加特的郊外的康斯塔特設立了工廠,著手製造汽油機。

1883年,他們製造了首部戴姆勒臥式發動機。

1884年又推出了性能更好的立式發動機,並於1885年4月3日獲得德國專利。

1885年,戴勒姆的工廠生產了全世界第一輛摩托車。

去年,戴姆勒的工廠製造了第一輛戴姆勒汽車,並由邁巴赫完成試車。

一直以來,戴勒姆和邁巴赫,都認為他們最大的對手是巴登-符騰堡州的卡爾·本茨。

連耶利內克都沒想到,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居然來自遙遠的遠東——

也不能這麼說。

戴勒姆和邁巴赫的汽車,跟海參崴汽車廠的汽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產品,基本上沒有競爭關係。

就在剛剛,耶利內克從西伯利亞公司設在聖彼得堡的辦事處,訂購了一輛海參崴汽車廠生產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