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66章 小師妹

 “你,你幹什麼?”姜海洋鼓足勇氣。

 “師兄,魯涅夫是我的學生。”姜喜很自然的把大衣遞給魯涅夫,魯涅夫一路小跑掛到門後的衣架上。

 沙金主動為姜喜泡茶,文德爾為姜喜拿來毛巾,莉娜主動和姜海洋打招呼,用的同樣是漢語。

 “師伯,伱好——”

 姜海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用無助的眼神看姜喜。

 王府裡的福晉,也就這待遇。

 “不用管他們,他們都是我的學生,只會一兩句簡單的打招呼,我平時和他們說話都得靠翻譯。”姜喜已經習慣了學生們的周到服務。

 姜喜的辦公室很大,足足30平米,除了辦公桌和文件櫃之外,還有一套用於接待客人的沙發。

 姜喜剛從外面回來,鞋子上有點髒。

 看到來自巴爾幹的手工地毯,姜海洋根本不敢落腳。

 這要是弄髒了,把姜海洋賣了也賠不起。

 姜海洋在王府裡都沒見過。

 “這所醫院有125間病房,200名工作人員,但是隻有四名醫生——”姜喜的表情不自覺就帶了不屑,由內而外散發著自信:“——那幾個醫生的水平,在咱們那兒,連獸醫都不如。”

 “這咋可能——”姜海洋不大相信,堂堂俄羅斯帝國,難道連個醫生都沒有?

 有,但是海參崴沒有。

 就連聖彼得堡,真正合格的醫生也沒幾個。

 至於醫術嘛——

 脫臼這種中醫隨手就能給接上的小毛病,放在俄羅斯帝國得進行外科手術。

 中醫的話,醫生如果心善,連診費都不用付。

 如果是小孩子脫臼,沒準還能混塊糖呢。

 “那他們好意

思收錢嗎?”姜海洋三觀被徹底顛覆。

 在清帝國獸醫如果給人看病,是要捱打的。

 “收不收是醫院的事,不過就他們這種在咱們那兒連學徒都不如的醫術,每年卻可以掙至少500兩銀子。”姜喜的話把姜海洋嚇一跳。

 “500兩?”姜海洋難以置信。

 姜海洋的診所,刨去支出,十年差不多能掙500兩。

 去王府看病出診費雖然給的高,可是王府福晉也不會經常生病,大多數病人還是沒錢的窮人,姜海洋很多時候不僅掙不到錢,還得倒貼。

 都是鄉里鄉親的,總不能見死不救。

 “這醫院是傻子不成?”姜海洋懷疑姜喜是中了邪。

 “別亂說,海參崴醫院是尤里耶夫斯卡婭公主的產業,人家就不圖賺錢。”姜喜提醒姜海洋,沒錯,海參崴就是人傻錢多。

 “那難怪——”姜海洋半信半疑。

 既然是公主,那沒準是真的——

 可公主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啊!

 “姜醫生,機械廠送來一名病號,搬東西的時候不小心砸斷了腿。”翻譯周雲就是在機械廠學會的俄語。

 姜喜馬上起身往門外跑,跑到門口才想起還有客人。

 “走吧師兄,你也露一手。”

 按照西方的醫術分類,姜海洋除了產科,什麼都會。

 尤善骨科。

 中醫也做外科手術的,華佗刮骨療毒的故事廣為人知,唐代出土的文物中,就已經有鑷子,剪刀等常見的手術器械,大汶口文化發掘的標本,發現有開顱手術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