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飄搖 作品

第47章 中原騎兵,不懼之

 靖王爺集結了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其實他們心裡都清楚,這些部隊,大部分都是來自應召而來的新兵,他們的戰鬥力很弱,並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原來靖王爺帶到江南道的參加過統一戰爭的老兵們,被分別安插在了各個營盤中,只是這些人畢竟是少數,本就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再加上口口相傳的作戰經驗遠不如親上戰場來的體會深刻,所以新兵們的成長極其緩慢。 

 或許等到他們成長為百戰之兵,自己與靖王爺也看不到那天的到來了,所以他都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訓練兵士,希望他們能夠快速成長起來,能夠在北伐戰爭中儘快的嶄露頭角,能夠成為軍營中新的頂樑柱。 

 實際上,趙充國與李克,各有各的心思,可以說濰州城的戰鬥也是這兩隻老狐狸的戰鬥,一個想磨掉對方的實力,拖延對方北上的時間,一個想著訓練兵士,又能清除自己軍隊中的一些雜牌軍,讓自己的軍隊更加強大,好在後面的北伐中更快的結束戰鬥。 

 所以這場中原騎戰,便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沒有人發出撤退的命令,在一方死光之前,他們也不會等到撤退的命令了,戰場正中的騎兵們,唯有死戰這一條路可走。 

 濰州城騎兵兩萬人,只在一個時辰內便損兵折將,如今只剩下八千餘騎。 

 而江南道先頭的兩萬輕騎兵,幾乎損失殆盡,中路的一萬重騎兵,如今也只剩下不足半數,而另外兩萬輕騎兵也被五大宗師擋住來路,不得不面對五大宗師的屠殺,雖然衝出五大宗師組成的防線只是時間問題,但現在最寶貴的便是這時間了。 

 馬將軍與趙石充將軍雙馬齊頭並進,在戰場之中當先衝進了江南道這邊餘下的五千重騎陣中,一路劈砍,殺至手麻。 

 身後兩千餘騎緊隨其後,揮槍紮在敵人的身上。兩千餘騎迅速被包圍,五千重甲騎兵毫不手軟,一點一點將那自尋死路的兩千騎團團圍住,然後像砍殺待宰的羔羊一般,劈砍著這隊輕騎兵。 

 而被馬將軍撤出戰鬥的六千輕騎,在距離戰場中央百丈的地方掉轉馬頭,領兵校尉發出命令,六千人幾乎在第一時間便將馬速提升到了最高水準,沒有一聲怒吼,只有馬蹄陣陣,只有塵土飛揚,六千騎呼嘯前行,衝著遠處的敵軍重騎兵而去。 

 大家都知道,騎兵作戰在於勢,勢在於衝鋒的速度,騎兵衝不起來,那就沒有戰鬥力,所以這也是馬將軍叫這六千騎撤出戰場的原因,就是為了讓這六千騎兵能夠衝起來,那些重騎兵雖然皮糙肉厚又戰鬥力強悍,但他們幾乎已經站在了原地,想要衝起來難如登天。 

 而將敵方重騎兵困在原地的真正原因,便是自己這個濰州城騎兵的統帥,統帥未走,貪功的江南道騎兵,肯定會瘋了一般撲殺濰州城的騎兵統帥,當局者便會陷入功利的漩渦不能自拔。 

 等他們回過神來之時,那六千人早已經做好了衝鋒的準備,這五千重騎兵再想衝鋒,也已經晚了,這便是馬將軍的計策,以自己做餌,誘騙敵軍,但這樣,自己的命,可能真的就要留在這處戰場上了。 

 本來兵力就佔有優勢的騎兵一旦衝開敵方陣勢,迫使其倉皇應對,別說五千重騎兵,衝上幾次後,就算兵力再翻上一番,也已經無濟於事了。 

 五千重騎兵被濰州城兩千輕騎拖住,雖然戰鬥過程中這些輕騎暴露出了極強的戰鬥力以及必勝的信念,但與五千重騎兵想比,還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很快,兩千輕騎兵中能夠繼續上馬作戰的人,就所剩無幾了。 

 但沒有人退縮,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那六千騎軍的到來,很快,敵方重騎陣營中就傳出了不小的騷動,因為他們看到了不遠處朝他們狂奔而來的輕騎兵大部隊,那些衝起來的騎兵是多麼可怕的一群人,五千重騎沒有絲毫猶豫,策馬開始狂奔。 

 但騎兵衝鋒是需要一定的距離與時間的,這麼短的距離,想要將身負重甲的大馬奔跑到最佳速度,難如登天,所以,在他們剛剛策馬想要奔騰之時,對面的輕騎兵便疾馳而至,撞上了這已經摺損一半的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