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的人 作品

第20章 林哥,變成了“哥”

 “哥,剛才何工說的視頻是咋回事?昨天工地食堂開會時,我正好值班,沒看到。後來就過來這裡了,聽何工說,我也想看。”陸崇文問道。 

 “我也沒看過,我是聽丁經理說有那麼一個視頻。因為現在科技進步了,在某些方面利用一些技術手段為工程順利進行做保駕護航也是可以理解的。 

 工地上視頻探頭基本覆蓋了所有公共區域,你作為保安,難道不知道?”林晨笑著問? 

 “你說的是這個啊,我知道。我們保衛部就有專門的視頻監控辦公室,一面牆上全是顯示屏,工程範圍內所有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都可以在顯示屏上看到。 

 它真的會保存下來?我以為那是用來嚇人的呢。” 

 陸崇文突然有點尷尬起來,雖然他是項目部保安,工程項目保安是他職責,但是在他的意識中還是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站崗放哨的。 

 雖然上班沒有偷懶耍滑頭,但是真的沒有考慮過保安這個工作有啥奔頭,就是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又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技術。做保安,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果有機會,陸崇文是一定會重新選擇工作的。這是一直以來絕大多數人對保安的基本認識,包括大多數保安員自己。 

 兩方面吧,視頻技術和設備的普及,顯而易見。社會面上,大街小巷的天網工程和各種道路路上的攝像頭是我們普通百姓司空見慣的。他們的存在,極大緩解降低了各種心存僥倖的不法犯罪和違法行為, 

 讓普通人的安全得到大幅度提升和保護。公共區域的安全保護是涉及我們所有百姓自己的切身利益,這方面大家認可度極高。 

 另一方面,就是隨著技術和設備的性能提升,我們對技術和設備的管理使用有沒有同步提升和改善。 

 通過剛才你說的自己的情況,代表一種普遍的事實,那就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心理,我知道有這東西,究竟這個設備和技術是怎麼用,有沒有在用,或者用了,視頻有沒有保存。 

 普通人是一堆問號。而還有一種人就是更激進一些,他們知道視頻技術和設備的使用價值,他們知道此項技術給維護社會穩定和對違法犯罪的震懾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