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啊 作品

第214章 共入聯盟,方能庇佑你們的世界!

 這些人,明明不敢正面對抗,卻玩起了暗招,手段卑鄙至極。 

 朱元璋原本欲藉此機會,一舉蕩平後世大明那些所謂的“世界馬桶”,甚至打算改變他們的基因。 

 歷史記載,京城之地曾多次更換基因,這並不是第一次,但他無法容忍這種無恥的行為。 

 因為所謂的顏面和國際輿論,大明內部竟面臨嚴重的生育危機。 

 有人藉此指責後世大明男子的劣根性,這讓他怒不可遏。 

 他認為,後世皇帝和官員應當為此負責,而非坐視不理,甚至縱容惡言流傳。 

 朱元璋行至此處,心中已充滿憤慨,他曾質問朱柏,為何後世明朝的統治者如此軟弱?面對自己的人民,他們做了什麼?口口聲聲說要改革風俗,結果如何?看著人口劇增,資源緊張,他們卻選擇對外掠奪,對內容忍劣質基因論的盛行。 

 他痛斥那些大明皇帝,只顧自己家族的生存,對外卻縱容惡行,對內則優待外國留學生,視同胞為敵。 

 這種內外失衡,讓朱元璋深感痛心疾首。 

 --!!-- 

 在維護傳統與變革的糾葛中,異國婚姻成為爭議焦點。 

 外來的潮流倡導者與本土的保守派針鋒相對,主張娶妻不應論財,反而推崇清貧之志。 

 有人指責他們口頭上豪言壯語,實際上卻不願捨棄現實利益,如那位自詡高尚的,竟質疑為何不投身公益而非追求權位。 

 看著他人與異域人士結合,還需負擔對方的生活開銷,這引發了他們的不滿與嘲諷。 

 他們呼籲朝廷放開限制,否則大明男兒將淪為失去活力的沉默群體。 

 然而,當提及工廠事故和生存威脅時,這些批評者卻選擇視而不見,彷彿只關心自身的言論自由。 

 朱元璋深知後世皇帝的決策導致了人口斷崖式下降,資源緊縮下的無奈之舉被他們曲解為殘忍的剝奪。 

 他們聲稱大明地大物博,實則是在貶低國家的真實實力,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宣揚自身文化的強大國家,如鷹醬國和牛牛國,甚至還有櫻花國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