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絕非易與之敵

 況且,領軍的正是那位好動的朱厚照,他的親征使得整個戰略佈局顯得更為複雜。 

 朱柏對於達延汗放棄廣靈堅固的防禦據點,決定搶先行動,心中卻有些困惑。如果說他過於衝動,似乎又不符事實,蒙古軍的行軍計劃和部署都井然有序,顯示出達延汗的戰略智慧。 

 他彷彿繼承了成吉思汗的軍事基因,絕非易與之敵。 

 于謙站在地圖前,分析道:“假使我處於達延汗的位置,定會以主力吸引明朝主力,然後派遣預備部隊,實施奇襲,直取應州。” 

 他指出,一旦成功,明朝軍隊的後路會被切斷,軍心必然動搖。 

 于謙的話讓朱柏恍然大悟,他審視地圖,注意到應州至廣靈間的路徑上,確實有一片隱蔽的山谷,如果巧妙利用,足以成為伏擊的絕佳地點。 

 若是朱厚照年輕缺乏經驗,可能會落入圈套。 

 于謙看著朱柏,擔憂地說:“殿下,朱厚照的決策有時過於激進,我怕他無法勝任重任,我大明不能承受第二次土木堡那樣的慘痛教訓。”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他深知那種後果的嚴重性。 

 然而,朱柏卻顯得胸有成竹:“無需憂慮,就讓他去打吧,我們只需靜觀其變,必要時再出手干預。 

 有你們兩位軍團的守護,朱厚照若真能在你們眼皮子底下被擒,那我們只有以死謝罪。” 

 兩人的對話引發了一陣笑聲,他們相信,擁有修仙軍團和龍騎軍團的強大後盾,朱厚照不可能輕易落敗。 

 歷史上,朱厚照在這次戰役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使得蒙古數年不敢侵犯邊境,所以他們對結果充滿了信心。 

 藍玉聽到這些,不禁對朱厚照刮目相看。 

 “湘王,”于謙饒有興趣地問道:“史書上是如何描繪這場輝煌的勝利呢。” 

 “能令蒙古鐵騎數年不敢侵犯邊境,這無疑是一份大功績。” 

 朱柏聞言,微微苦笑。 

 “咳咳,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實際上後來的歷史記錄者出於某種目的,”他解釋道,“將這場大捷篡改為殺敵十六名,明軍損失了五十二名士兵。”“難以置信。” 

 于謙怒目圓睜,“蒙古人難道都是瞎子嗎?這麼點代價就能讓他們畏懼數年?當年瓦剌要是有這種‘明智’,朱祁鎮也不會被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