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隨本心 作品

第268章 成家的必要條件

 蔡文姬臉上帶著笑意,見到劉隅盈盈一禮。 

 “天已近午,皇叔還是用過飯菜再走吧,要不然傳出去,別人還以為我們吝嗇,不肯讓皇叔用飯呢。” 

 蔡邕也站起身來勸道:“皇叔,此言有理,剛才與皇叔剛談論片刻,還有好多問題,沒有請教。” 

 劉隅見兩人說的誠懇,倒也有些不好意思直接就走。 

 畢竟剛讓人寫完信,就離去,這意圖也有些太明顯了。 

 “既然如此,那就叨擾了。” 

 蔡文姬聞言,臉上笑靨如花。走上前,給兩人重新倒上一杯茶水。 

 “父親,您不是修史過程中,有許多疑難嗎?正好劉皇叔在此,拿出來,讓劉皇叔指點一番。” 

 劉隅聽到這句話,心中暗自叫苦,自己幾斤幾兩他是知道,若是背詩,憑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他還能勉強背上幾首,可若說到修史,他只能兩眼一抹黑,癱軟在地了。 

 蔡邕正想起身,劉隅一把拉住。 

 “蔡公學富五車,乃是我輩楷模,我豈敢在蔡公面前,班門弄斧,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蔡邕嘗試幾次,都沒有成功,心中只覺得劉隅太過謙虛,明明才華橫溢,卻始終低調謙虛。 

 “既然如此,那不拿書稿了,皇叔應該知道,畢竟過了這麼長的時間,很多史料已經缺失,還有一些史料,雖然有記錄,可前後不一致,這兩個問題讓我頗為苦惱。” 

 “史海浩瀚如煙,就算蔡公有通天之能,也難還原其中的原貌。我以為修史者只需要秉持本心,不發妄悖之言,不作違心之論,秉筆直書,上不避權貴,下不吝匹夫,修出的史書,必然能夠光耀千古。” 

 劉隅泛泛而談,看似說了非常多,其實對於剛才蔡邕提出的問題,一句有用的回答都沒有。 

 這是劉隅在成功學大師身上總結的經驗,說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讓你怎麼琢磨都覺得有道理。 

 劉隅雖然什麼也沒說,但你無論怎麼想,都無法反駁,我讓你秉持本心,秉筆直書,總不會有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