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筆談 作品

第五百五十九章 樣式老舊的大殿

    封羽明白徐教授要說的是什麼,在中國歷史上,這種唯心與唯物間的連接元素,即是風水中的氣,在生氣充盈的上善之地,會產生一種無形之氣。

    封羽對徐教授說的贊同,本來風水玄學天星秘術就是一門高深學問,棺山人得了天書,參悟出其中核心,演化成了後來的觀山太保之術。

    徐教授繼續說:“這上頭有六十四個匾位,看似沒什麼,實則對了六十四位卦象,八階幻方正是由此破解。”

    “怎麼說?徐教授?您老看出了不一樣?”

    “只看出了個大概,周天卦數高深莫測,需要反覆推演才能得出。”

    封羽也在想,如果後續的一切都是源自天書上的內容,那麼神族人的天機就是被棺山人看參悟了的觀山太保之術?可這有點難以置信,就算如此的話,封羽覺得一定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的。

    “徐教授,這殿在這裡存在的意義應沒有那麼簡單,棺材山別無其他地方可去。”

    “我說,來都來了,那我也就不客氣了,說不定還能找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

    沈力對這種牌匾很是講究,他常年在水上,敬畏之心是有的,他沒有和他們去殿裡頭,而是守在殿門口。

    三人立即分散了出去,徐教授參看著頂子上東西,整個殿內的佈置也有著問題,他是誰,他可是徐教授,是歷史學教授,對中國龍脈山川有獨特見解之人,他認出了頂上的結構,是古法記載中的一種亳飾,但凡換了其他人,絕不會認識這種飾紋。

    徐教授在學校代課時,有過專門的講座,說的正是這亳文,是最早南夷地區的一種文字,因為造型獨特,與裝飾很像,也被直接用在紋飾上,稱為亳飾,在明朝時,曾出土過一件瓶器和銀器,上邊就是亳文,徐教授有幸接觸過一回,開始著手對亳文研究。

    徐教授在殿頂上見到那種熟悉的紋飾後,同樣無法相信,他仔細看了半天,依照所學一一比對後,確定了下來,他是個做事嚴謹的人,就算是脖子仰得痠疼也沒有休息一下。

    另一頭封羽和張秀賢在殿內尋找其他有價值的線索,他來此的目的不是尋找財寶的,封羽是帶著一系列疑惑,想在棺材山得到答案,可眼前這地方除了滿山棺槨,只有底下冰冷的寒水,以及他們所在的這個大殿,此處極有可能是棺山人祭拜祖宗的地方。

    封羽有點犯難,要是什麼都找不著,他難道還得去一個個看峭壁上的棺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