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140章 我不做虧本買賣

 想想也知道,既然要搞壟斷,肯定不能這種技術發佈出來。

 畢竟這東西能在實驗室就造出這麼完美的,誰還願意去花大價錢買有瑕疵的東西。

 吹得再天花亂墜,廣告洗腦再厲害,也沒有用。

 李林富傻傻地問:“就算戴比能買下人造鑽石的專利,莫非還能讓所有天然鑽石礦都聽他的,只要有一家降價,他就沒辦法穩定價格?!”

 靳衛東:“對的,而且,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鑽石一點都不稀缺。比如從金伯利城周圍的各鑽礦中開採出來的鑽石年產量已達兩千到三千萬克拉。如果全世界的鑽石礦都開足馬力生產,產量太大,鑽石也會貶值。所以戴比公司就買下了所有鑽石礦。只要有新的鑽石礦出來,戴比公司就會立刻買下來,除了可以擁有定價權,還能控制產量,一直保持鑽石的低產量,市場稀缺性。”

 後來很多公司都用這一套來抬高價格,賺取暴利,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還給這種銷售模式取了個名字,叫“飢餓銷售”。

 為了加深“鑽石稀缺且保值”的概念,戴比公司不惜花大價錢請政要,明星,名媛來打廣告,用各種文字和電影洗腦宣傳。

 還制定了所謂的4C標準:克拉、色澤、淨度和切割。

 可這個標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謹,不同專業鑑別師檢測的結果都不一樣,價格就相差十萬八千里。

 市場上1克拉叫克拉鑽,重量上只差了1分的99分鑽就變成了非克拉鑽,價格區別很大。

 所以切工寧可保留缺陷,也不會降低重量。

 然後把大的好的賣給富人,碎的小的想辦法賣給窮人,來確保鑽石從大鑽石到小鑽石都能賣個好價錢,全方位收割市場。

 不過,既然價格是炒作起來的,那麼就總有崩盤的一天。

 這跟“鬱金香泡沫”是一個道理。

 而且不管怎麼控制產量,市場也有飽和的一天。

 因為鑽石作為世界上最硬的石頭,買下來後就不會消失,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