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奇計三,加封韓信為齊王。

 韓信在齊地屢戰屢勝,軍威大振。

 可劉邦卻在廣武與楚軍陷入僵持,剛剛還經歷了一場敗仗。

 韓信看準了時機,向劉邦請求封他為假王。

 聽到這個請求,劉邦憤怒不已,忍不住破口大罵。

 在這關鍵時刻,陳平忽地踢了劉邦一腳。

 劉邦頓時領悟,順勢改口說道:‘要什麼假王,要封就封真王。’

 此舉有效籠絡了韓信,

 讓韓信從此對劉邦死心塌地,

 從而鞏固了反楚聯盟,也避免了漢軍分裂。”

 “奇計四,聯齊滅楚。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漢達成和議,約定平分天下。

 當時楚軍已疲憊不堪,糧草斷絕,

 項羽數次反擊彭越均未成功,更受到韓信軍隊從後方的襲擊。

 面對此困境,項羽與劉邦達成協議,

 以鴻溝為界分割天下,

 西為漢,東歸楚。

 隨後,項羽釋放了作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和妻子,

 並解除了成皋之圍,率軍東撤。”

 “就在劉邦也準備返回關中之際,

 陳平和張良憑藉其敏銳的洞察力,

 看出項羽其實已陷入絕境,

 於是他倆力勸劉邦撕毀和約,趁機追擊項羽。

 劉邦聽取了他們的意見,

 果斷撕毀了協議,發兵追擊項羽,

 並與韓信、彭越等人約定共同出擊。

 項羽遭受重創,一直退到陽夏以南才穩住陣腳。

 與此同時,韓信從齊國發兵,與劉賈並行南下,最終在垓下與其他軍隊會師。

 楚國大司馬周殷也背叛項羽,率領九江郡的部隊加入圍攻。

 四路大軍齊聚垓下,項羽無處可逃。

 項羽不敵,

 逃至烏江邊,

 他自知已不能再與劉邦抗爭,

 最終選擇拔劍自刎,

 結束了楚漢爭霸的歷史。”

 看到這兒,劉邦臉上流露出了回憶的神色,喃喃自語道:“兵不厭詐,成王敗寇!霸王,你輸了。”

 李世民也是頗有感觸的說道:“雖然劉邦有些勝之不武,但若朕處於那情境,也定不會放過那轉瞬即逝的機遇!”

 “高祖能擊敗項羽,關鍵就在於他卓越的識人用人能力,以及善於傾聽並採納良策的智慧。”劉秀評價道。